第4120章 事機不密(第2/2頁)

若不是騙子,那就是大生意,鎮上趕緊聯系縣裏,泰倉縣的領導,卻有人聽說過這人,趕緊表示說——這個人專做外貿的,你們不要亂猜,縣裏馬上派人下去。

李強選他去探路,自然也有原因,做外貿主要玩的是海關,受市裏的影響比較小,朝田市回頭想找後賬,不但不是很方便,也得考慮人家的創匯能力。

這位在電話裏醉醺醺地說了,縣裏很熱情,不但帶他看了大排鎮的地,還在周遭幾個鄉鎮看了看,但糟糕的是,“人家不相信我是要搞賓館,剛才市工商局給我打電話,問我買地到底幹什麽……就算搞有點汙染的工廠,也可以直說,別是毒性太大的危險品就行。”

“你就是要搞賓館的,安全、綠色無汙染,”李強平和地回答,“如果買賣不好的話,帶動不了當地經濟,也不會有稅收,最多也就這樣的後果。”

這位是越發地迷糊了,仗著點酒意發問,“那買這塊地幹啥呢?”

“反正你也沒那麽多錢,我還能坑你不成?”李書記笑一笑,“你先跟他們談,談下意向來,再交點定金,你的活兒就算完了,不會讓你白忙。”

這便是陽州市委書記的設想,以一個商人的名義,把這塊地買下,然後……反正這個商人把地給了北崇,是還欠款也好,抵押也好,總之這地易主了。

這些手續可能不是很完善,但是理法上講,北崇是把這塊地買下來,只要錢交足了,北崇把這地轉交給部隊……誰還敢攔著?

在李強看來,這件事首先要強調的是隱秘,泰倉賣地,有人買地,然後這塊地交到陳太忠手裏,真金白銀花是出去了,就算變更了用途——有本事的,誰沖軍隊嘰歪一句?

他這個安排,屬於先期布局,至於說買地,別說那位了,李書記也出不起錢,不過這也不著急,土地買賣,可不是一天兩天談得下來的,先談著唄。

李強也不知道,小陳是否做了同樣的安排,不管怎麽說,他是在力所能及地操作此事了,做得好不好是一回事,做沒做是另一回事。

事實上,他認為陳太忠是以力制勝的那種主兒,未必想得到這個細節。

八一禮堂這塊地,真是不容易啊,李強自己也搖頭苦笑,要操心的事兒太多了……陳太忠可以粗枝大葉做事,他卻不能承受任何細小失誤帶來的損害。

希望這塊地,能盡快談好吧,時間久了,有些消息就不好保密了。

然而事實很快證明,有些事情想要保密,真的是太難了。

第二天是周六,有幾個陽州的幹部來朝田匯報工作,其中便有文化局局長,李書記在省會也有一些交際,一個白天眨眼就過去了。

大約是在下午五點多,李強接到了陽州市委秘書長張近江的電話,“李書記,朝田羅亮輪給我打電話,問咱們是否有意收購八一禮堂周邊的土地。”

羅亮輪是朝田市委秘書長,跟張近江的級別正好對等,不過這種話,由羅秘書長第一個打電話試探,那就證明,關注到此事的人,絕不僅僅是羅秘書長。

“咱陽州市沒有這個收購計劃,”李強很幹脆地回答,張近江原本就是王寧滬留下的老人,他能繼續使用這個市委大管家,就算心胸寬廣了,當然不可能一切都實話實說。

當然,他這也不算胡說,陽州本來就沒有這個計劃,一切都是北崇在折騰,市裏只是配合一下——順便撈點小錢罷了。

“羅亮輪說陳太忠在搞,市裏好像在支持,”張秘書長苦笑一聲,他當然知道,李書記在提防著自己,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計較不來,只能實話實說,“他認為這塊地關系到朝田市的規劃和布局,建議兩個市的主要領導多做溝通。”

這就是赤裸裸的抗議了,羅亮輪身為朝田市委常委,不可能說出更過分的話,到了這個級別,一般都是講究殺人不見血的。

而羅秘書長,是朝田市委書記馬強的嫡系,話說到這個程度,那就不止是他的意思,絕對跟馬書記有關。

“真是莫名其妙,”李強沉吟好一陣,終於一橫心,冷哼一聲,“我壓根兒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