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1章 風雨前行(第2/2頁)

現在供貨商要提價了,一提就是漲價百分之百,最少也百分之五十——口罩這種易耗品,都漲了百分之一千多了,測溫儀漲百分之五十,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漲價就不買了,結束合同吧,陳太忠也沒想到,掃貨會這麽快地中止,不過這世界上沒有誰是傻瓜,看到非典的爆發一天天地逼近,廠家惜售和捂貨,那也是必然了。

其實哥們兒這裏的長約執行下去,是你們賺大錢的最後機會了,陳區長甚至都懶得理他們,你還能掙多久的錢?再過兩個月,價廉物美的紅外測溫儀就上市了。

前文已經強調過了,這個紅外測溫儀的技術,並不是很難的,只不過應用範圍很窄,沒人去琢磨批量開發——真要大批量生產的話,降下來價錢不是問題。

許純良那裏,現在就有了消息,應用範圍從零度到一百度的測溫儀,誤差不超過零點一度,月生產量能達到五千台的話,成本可以控制在一千元左右,若是對精度放松點要求,成本甚至可以控制在七百元左右。

若是量再大一點,成本還能降。

近期,鳳凰科委也感受到了非典來勢洶洶,大家在加緊研發的同時,也在拼命地考慮降成本的問題,只要成本能降下來,一來可以賺得更多,二來可以搶市場。

而且前不久,那帕裏又介紹了一個松峰大學的教授過去。

那個教授原本還想著,把自己的技術打包賣出去,不成想鳳凰科委也不是吃素的,他的圖紙往外一拿,當場就有不止一個人指出了工作原理和各種流程,同時就指出了圖紙中在元器件配置方面的各種不合理——這些不合理導致了生產成本的大幅上揚。

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沒有,教授一聽,人家說的倍兒清楚,就訕笑著表示,我本來就是強於研發,對生產不是很在行——不過這個加密部分,是我有一個很好的法子在裏面,目前正申請專利,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購買。

後來,鳳凰科委花二十萬購買了使用權,至於生產出的產品,就不用額外付費了——這個教授的專利目前還沒有批下來,而鳳凰科委真想破譯的話,直接買一台他以前賣出去的測溫儀就行。

再加上非典臨近,科委也沒時間等,就用這麽個價錢買下了使用權,那個教授雖說有點遺憾,但時間真的不等人——科委不去搞逆向工程,而是花了二十萬出來,誠意也算不錯了,雖然這很可能是看在那帕裏的面子上。

不管怎麽說,鳳凰科委已經找到了紅外測溫儀大幅降低成本的辦法,不過非常遺憾的是,雖然科委近期明顯地加快了研發速度,可是想固定型號,大批量生產,怎麽也還得一個月。

正是因為有鳳凰科委撐腰,陳區長對於那些嘗試使用友好協商方式解約的廠家,也沒有過分刁難,解約就解約好了,他是不可能提高采購價的——開什麽玩笑,再有一個月,許純良的便宜測溫儀就可以生產了。

哪怕到時候市場依舊緊俏,但是純良不賣給別人,還能不賣給我?撇開這交情不說,只說鳳凰科委研發這個東西,點子就是哥們兒出的。

而且他手裏現在的存貨,已經有一萬九千余台,已經有足夠的數量送人情了,囤得再多,意思也不大了——事實上,鳳凰科委一個月以後能開足馬力生產的話,只要非典不在兩個月內大爆發,他這些存貨沒準就要砸在手裏一部分。

到目前為止,非典還在緩慢地擴散著,海角有病例了,恒北也有病例了,可是兩個省的領導,看起來也不是很在意,不過陳太忠寧可相信,他們是外松內緊。

要知道,鄭文彬通過黃漢祥表示了,要北崇留點測溫儀,堂堂局委說出來的話——兩三千台,不過是千把萬的事情。

而恒北也未必就不重視,朝田醫院的電話,都打到陳區長手機上了,只不過目前只有一兩例,實在不便大肆宣揚預防——引起社會動蕩就不好了。

就在他琢磨,非典什麽時候才會真正引起大家關注的時候,吳言一個電話打到了陳太忠的手機上,“你那兒的紅外測溫儀,能勻給鳳凰兩千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