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9章 部長的坦率(第2/2頁)

就像東臨水,陳區長借過去的錢,也要由村委會統一支配,才有崛起的希望,攤到個人頭上,無非就是各家好吃好喝幾頓,再以家為單位,去鄉裏買彩票,中了的話不用說,不中的話,各人安心回家,日子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這種大政策下,無所謂公平,天底下就沒有那麽多公平的事兒,關鍵是研究表明,未來的十年,是難得的和平時期,國際上沒有那麽多尖銳的矛盾,正是該埋頭發展。

所謂發展良機,就是怎麽快怎麽來了,甚至有人說,這是中國百年難遇的追趕世界潮流的機會,必須牢牢抓住。

以史為鑒,強漢盛唐,漢朝是極其強大的,這其間漢武帝東征西討,拓展的版圖最大,但是不要忘了,他這麽能打,是因為前面有文景之治,漢文帝和漢景帝給他創造了充裕的財富——須知文帝和景帝之世,也是埋頭發展,對外政策那叫個軟,也就不用說了。

大政策的意思,就是咱先圖個文景之治,以後的事情,交給後人吧……後人比我們聰明。

而東部發展起來之後,中西部就可以通過勞動密集型產業致富了,而東部地區攆走這些企業,更換其他高利潤行業,這叫騰籠換鳥。

騰籠換鳥時鳥的感覺,那就沒多少人關注了,個人總是要為國家利益讓路,沒啥好說的。

私貨夾帶完畢,書歸正傳,大學生返鄉創業一說,也早有人提起,但不是主流說法,其時主流的說法是,是人才,就去東部或者北、上、廣闖蕩吧,就是美國牛仔片裏演的那樣——騷年,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西部有數不盡的黃金等著你。

這個時候,北崇有了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實例,而且是批量的,不是個例,這個還是很有研究意義的,跟大政策不太吻合,但是卻又符合“西部大開發”的思路,很值得細細品味一番——反正任是誰也不敢說,只許東部發展,不許西部大學生回鄉。

所以嶽黃河嘴上不表態,心裏卻是相當關注這個活動,當然,關注並不表示一定大力支持,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北崇在這一方面,趟出了自己的路子,哪怕做為一個試點來觀察,總結出一些經驗和教訓,也是極好的。

怎麽樣才能吸引大學生回答貧困的家鄉,怎麽樣才能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怎麽樣才能保證他們創業的資金,怎麽樣才能讓這一腔熱情堅持下去而不冷卻,他們自身又有什麽樣的需求,自身的價值又希望得到何種形式的承認……

這一切,都可以從北崇觀察到——起碼可以觀察到相當一部分。

所以嶽部長就做出了這樣的指示,“不管怎麽說,你們為了改善落後的現狀,勇於探索的精神,我是高度肯定的。”

“這個資料我兩天之內就能準備好,”陳太忠笑一笑,覺得這一個多小時也沒白等,“不過您有點過獎了,我們只是太缺人才了,不得不這樣做。”

“缺人才就是根本性質,”嶽黃河笑一笑,這時候的發展,人才和資金一樣,都是集中起來使用才好見效,而且普遍的觀點是,初出學校的學生不好用,去發達地區打拼十來八年,眼界和閱歷都有了,腰裏再有點鈔票,這時候回鄉創業,也容易成功。

不過他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再多說了,於是摸起一根煙來點著,很幹脆地發話,“這是公事,說一說你的私事吧。”

沒有一個省委常委是簡單的,誰眼裏能揉得了沙子?

“私事就是……我現在只是主持北崇的黨委事務,不太名正言順,”陳太忠表述得也很直接,“北崇這個書記,對我來說很重要,我不希望再有別人摻乎了,會影響北崇的發展。”

“唔,”嶽黃河點點頭,抽一口煙才緩緩發話,“誰讓你來找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