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9章 套圖有碼(第2/2頁)

陽州市負責農林水的副市長周養志,跟北崇的關系並不好,是真沒興趣陪著他們去北崇——要是到別的地方,我就奉陪了。

那我去吧,谷珍做出了決定,現在的陽州談農業,哪裏撇得開北崇?而且考察團裏倆副廳,周養志一個副市長作陪,都算有點怠慢。

谷市長去的話,我也去,周養志表態了,他不是不想去北崇——北崇那裏錢多得晃眼,誰會不想去?

他只是跟陳太忠有過齟齬,有點放不下面子,而且陳某人的難惹,人所共知,當著那倆副廳的面,萬一他被狠狠地涮一下,那以後他跟農業廳和省科委打交道,都容易被人看輕。

若是谷珍願意去,他跟著搖旗呐喊,還是沒問題的。

谷市長心切此事,也有她的說法,這個聯合考察團,考察的不僅僅是北崇,是全省範圍的,視察移動大棚不過是他們的工作之一。

谷珍就是琢磨著,是不是能趁著這個機會,為陽州要點經費下來,北崇的大棚,在別的地市可以推廣,沒道理陽州不能推廣的——至於說不是全額撥付,地方上還要自籌一部分,這也無所謂,有撥款總好過沒撥款。

而且省科委這次跟著來,也不是隨隨便便地轉一下,科委近年來火爆得很,手上的資金也多,在星火計劃上投入了不少,像朝田市去年的星火計劃,省科委就撥了三千余萬元下去,用於保障七個重點項目的建設。

既然能撥給朝田,為什麽不能撥給陽州?谷市長也知道希望不大,但是事在人為,不爭的話,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見了陳太忠,她尋個空子發問,說北崇打小偷也就算了,怎麽能讓台胞抓住把柄呢?“……如果我是你,就直接搜走她的相機,死無對證。”

谷珍當然是做不出來這種事的,但是她把自己放到陳太忠的位子上考慮,就覺得這麽做比較合適——得罪台胞固然不好,不過既然是招惹了,那就索性往死裏得罪好了。

陳某人天不怕地不怕,武力值超群,又有紮實的群眾基礎,做到這些很容易。

“谷市長真是嫉惡如仇,”陳太忠笑著回答,他也知道,谷珍這麽說話,是不見外的意思,“不過媒體報道有誤,小偷是傷人在先……張興旺這家人,故意混淆視聽,別有用心。”

谷珍也隱隱聽說了內情,地方上就是這樣,沒有什麽事情是絕對保密的,而且張家還是省台辦高調帶過來的,她自是明白那家人的所圖。

倒是小偷傷人的細節,她不太能確定,到底是小偷先傷了攤主,還是大家打死小偷之後,做個傷口出來彰顯正義——沒有仔細調查過,她不能貿然發言。

聽陳太忠又提出小偷先傷人,她就建議,“既然如此,你為什麽不通過媒體來澄清事實……大陸的媒體你可以不理,但是台、灣媒體,太容易被人利用,反應要快。”

快到像幫日本人找自行車嗎?陳太忠很是無語,就因為那不是大陸媒體?

及時公布真相,澄清事實,是陳書記一直在努力做的,內地媒體對他的抹黑,他從來都是毫不猶豫地反擊,而並不是像谷市長說的無視——群眾有權知道真相,我也不怕公開真相。

他通過媒體,跟其他媒體叫板的事件,真的不要太多。

但是此次谷珍的建議,他卻興趣不大,很多人怕外媒抹黑,是怕影響了自己的官帽子,所以才反應迅速,同樣是丟車,陳某人的老家天南,失主在正林的臨泉縣發現了自己丟失的汽車,警察都不肯去抓人——地方勢力太復雜。

而陳太忠恰恰相反,他強調的是,國內的幹部,首先要服務好國人,所以對大陸媒體,他毫不猶豫地針鋒相對,讓群眾第一時間知道真相,讓事實來說話。

至於外媒無中生有的抹黑,他還真不擔心,我經得起調查——你再是日本人,丟的也是自行車,對不起了,我這兒丟汽車的還有倆沒找回來呢。

當然,這並不是說台、灣媒體就不是國內了,雖然尚未統一,總還是一個國家,但是真要掐得天昏地暗了,他占住理之後,對方若是依舊不管不顧地造謠,他惱怒之下想跨省抓捕,技術難度就有點大了。

不過說來說去,他不肯叫真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張家人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