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1章 權宜之計(第2/2頁)

這種逆天的項目,整個恒北也沒幾個人能跑得下來!李強心裏太清楚這一點了,別說油頁巖了,補辦的退耕還林,全省也就陳太忠跑下來一片。

而油頁巖項目的難度,不管從資金層面,還是從政治層面講,比退耕還林大得太多了。

所以李書記就表示說,這不是我的意思,主要你一肩挑很久了,有些同志在講怪話,我就跟你商量一下,既然有這麽大的項目,那我也就好交待了,你好好幹吧。

所以這段時間裏,陳太忠經常地跑京城,而一小半的時間,都用在路上了,這個時候,他才能體會到,範如霜跑項目的時候,是多麽地不容易。

這一天,他又從京城空手而返,科技部裏開個會,本來是要談新能源問題的,他也早早地趕過去,等著萬一被人提問,好現場解答。

但是非常糟糕的是,部裏在開會之前,接到了關於《京都議定書》的通知,所以會議的重點臨時變更了——主要談清潔能源,比如說風能太陽能啥的。

這個變更是比較坑人的,事實上,科技部這一場會,不可能改變國家能源的結構,連影響都談不上有多少,只不過是上面下了這麽個任務,大家就談一談。

不管怎麽說,樣子還是要做一做的,也省得被國外媒體揪住不放。

陳太忠才叫個冤枉,呆著沒意思,走又不敢走——萬一談完清潔能源之後,部裏又想談一談火電呢?那時候他若不在,就是態度不端正了。

他態度很端正地坐了兩天,然後愕然地發現:科技部決定,對太陽能產業,做出傾斜性支持。

其時,全國滿大街都已經是太陽能熱水器什麽的,他感覺這個東西意思不大,但是科技部的人提出,光伏產業是朝陽產業,可再生循環利用的能源,用來發電再好不過了,國外有些地區,光伏發電占到發電量百分之多少雲雲。

尼瑪,不過就是騙經費嘛,陳太忠略略一了解,就知道大概情況了,合著光伏發電,建設成本是極高的,比水電還要高出很多。

現在國內,光伏發電也沒有生產化,還處於實驗室向生產轉化的階段,這個過度階段,就是科研的好課題,科技部把課題往下一撒,各個省的皮包公司都接一點。

與其別人接,還不如我接,陳太忠就聯系陶司長,不過這個會一開,陶司長就很忙了,他接到電話之後,說你也別面見我了,直接說吧,什麽事兒。

北崇地廣人稀,日照充分,我就想著……這個那啥,你懂的,陳書記幹笑著回答。

這個政策目前是針對各個省科技廳的,我們還沒有大力扶持企業的計劃,陶司長電話裏說得很明白,你要做什麽,去省廳了解吧,太忠,我不是不幫你,這個我是想幫都幫不了。

可是我可以搞多晶矽生產的嘛,陳太忠大喇喇地發話,對別人來說,技術是個難題,對我來說不是問題。

你饒了我吧太忠,陶司長在電話那邊恨不得跪下,我真的是做不了主,你這麽搞,渠道不對,程序不對啊。

哦,原來是程序不對,陳太忠一聽這話明白了,於是他當天就聯系黃漢祥,結果黃二伯不但當天沒空,第二天依舊沒空,第三天的時候,老黃說,你想問什麽,直接電話裏說吧。

待到聽說,他想搞多晶矽,黃漢祥直接無語了,你問鳳凰科委你那個哥們兒吧,他對這個最清楚了。

陳太忠也是相當地無語——合著純良也在琢磨這個?這家夥怎麽不跟我說一聲呢。

然後他就聯系許純良,不成想許主任一聽說他要搞多晶矽,登時就是一聲長嘆,“你想搞這個?那我問你一句,你的優勢在哪裏?”

我的就是……我生產得出來多晶矽啊,陳書記覺得這個問題挺莫名其妙的,專利什麽的,我就算繞不過去,先買上點,然後再自己升級,有什麽不對嗎?

這個項目,其實是他臨時起意,所以了解得也不是很深。

不對的地方多了,許純良苦笑一聲,我勸你啊,還是別考慮這個項目了,惦記這個項目的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