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2章 越來越肥(第2/2頁)

在他的計劃中,城鎮建設應該在今年底明年初開始,可現在看來,不得不馬上動了,要不然手裏的錢不好保得住——倉促啟動,資金難免有點不足,不過……努力克服吧。

“現在就上馬?”李強沉吟一下,其實北崇城區的重建,報告在年初就打上來了,因為北崇強調自籌資金,常委會也過了,陽州市的領導,都知道北崇有這麽個建設規劃。

八個億的城鎮翻新建設規劃,這是好大的一塊肥肉,不少人早早就惦記上了——有些人這麽說,那是吹牛,但是陳太忠不會吹牛,丫只會藏拙。

更有人知道,八個億那是預算,北崇最終的決算,絕對是十位數——沒有再詳細的數字了,但是能知道這些,說明官場裏真沒有不透風的墻。

關鍵是大家都知道,陳太忠真能弄得到那麽多錢。

所以很多人想在這個工程裏分一杯羹,不過陳書記表示,這個東西要通過公平公正地招標來實現,於是不少人找到暢玉玲——多少給一點吧。

令大家吐血的是,水木系子弟的暢區長,居然喜歡上了陳書記,忘了自己這個位子是怎麽來的,要積極為北崇考慮——你這賣隊友賣得很徹底嘛。

總之,李書記基本上也知道,北崇啟動這個項目的時間,應該是在年底,現在提前啟動,雖說準備可能不足,但是他這個秋風就不能打得太狠了。

於是他哼一聲,“那就湊個整……一千萬,最少了。”

“一千萬已經很多了,”陳太忠無可奈何地嘆口氣,“其他打秋風的人也不少,北崇還是嫩苗,李書記您高高手吧……”

其他打秋風的人真不少,省質監局前兩天就來轉一圈,再往前還有工業廳和環衛廳也來檢查過,看北崇的幾個煤場,環保和安全方面,有什麽問題沒有——連愛衛會都來人了。

來的人都是找問題的,嚴格來說,都是走過場的,只是想弄一點外快,就差從喉嚨裏伸出一只手來——你識相一點。

陳太忠很硬氣,不怕這些人制造麻煩,但是同時,他也不想沾染麻煩,三萬五萬十來八萬的,看情況打發人,惹得火了,他也就不陪了。

像環衛廳來了一個副廳長,原本他是作陪的,但是那副廳長參觀煤場的時候,不住地指出這不合適那有汙染的時候,當那副廳長指出,選址也有問題,對環境有影響的時候,他一轉身就走了——去尼瑪的,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老子不伺候了!

你是來打秋風的,拜托你擺正自己的位置,環境問題……我這當爹媽的,可能不考慮子女嗎?

兩個書記討論半天,最終以一千萬元成交,陳太忠並沒覺得多出五百來萬就是多麽難以忍受的——事實上,李強這個領導還算厚道的,跟北崇也就是張張嘴化緣,再為自家人要點兒活,不玩什麽小動作。

銷售煤炭一事,使得北崇區政府的賺錢能力,再次赤裸裸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甚至有人托關系,給陳太忠遞話:我這兒還有點閑錢,下一次陳書記你炒什麽,提前說就行了,弟兄們一定幫你撐起來——借錢給你也行,賺了對半分賬,賠了算我的。

這樣的捎話,還不止一個兩個人,支光明和高強都有這樣的朋友,王瑞吉索性自己直接開口——下一次玩,可以帶上我嗎?

哪怕是在出名能炒作的陸海人眼裏,陳書記都是值得追隨的對象。

有意思的是,這一波煤炭賣完,整個國內市場的煤炭行情開始橫盤整理,一整理就是兩年,有小幅上升,但是升值不大。

其中焦炭在下一年遭遇嚴寒,焦煤甚至有小幅的下跌,而動力煤則是因為市場的強勁需求,還有一點點上升——這一年有很多電廠建成,02年電荒初見苗頭,各地開始發力修建電廠,兩年過去,也到了該出成績的時候。

在幾年以後,再回頭看北崇倒賣苧麻和煤炭的獲利經過,大家忍不住要伸出個大拇指來:牛,陳區長不愧是一貫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