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4章 不能苦孩子(第2/2頁)

譚勝利對這個結果挺滿意,然後他又拋出個點子:學校的校車,是不是也要配起來?

校車要等一等,陳太忠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區裏的財力還沒有達到這一步,北崇的孩子,也還沒嬌氣到這種程度。

譚勝利說,可以給每個學校一些校車補貼,由他們自行決定,租用什麽車輛。

這個建議被陳太忠斷然否決,在北崇亂跑的報廢車輛,真的不要太多,目前是監管不過來的,而且校車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那就是一車的孩子。

等到有條件配校車的話,一定要配好的校車,現在北崇還是起步階段,孩子們就只能努力克服一下困難。

這個事情,譚勝利是被陳太忠說服了,但是下一個建議,則是他說服了陳太忠——北崇要為考上大學的孩子提供贊助。

教育產業化這玩意兒,實在有點缺德,北崇考上大學的學生不算太多,而其中有些人,真的是上不起學,就像現在物流中心的副主任潘劍平,高中畢業,能上大專,可是上不起。

陳太忠覺得這個補貼有點蛋疼,咱補貼了他,學生不見得要回來——區裏現在就算搞了返鄉創業,也有不少大學生根本不考慮回來。

譚勝利不這麽看,在這一點上,他是有公心的——事實上,真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也是譚某人在任期間,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業績。

譚區長強調,說不管學生回來不回來,都是咱北崇考出去的,他們不回來,是家鄉的吸引力不夠,是咱們的責任,但是家鄉贊助他們學習了,不管將來他們走到哪一步,能幫助家鄉的話,他們會袖手嗎?

那就……花吧,陳書記被說服了,他在考慮小圈子利益的時候,功利心是很強的,但是身為北崇父母官,坐看孩子上不起學,也不是那麽回事。

“教育真是個花錢的玩意兒啊,”看到譚勝利高高興興地離開,陳書記嘆口氣,想一想以前對退休老教師的返聘,以及各學校開始推廣的校園網,真是一筆好錢。

不過說來說去,還是北崇不夠富裕,真要有錢了,花這點錢到教育上,也不算多大事。

他正琢磨呢,有個電話進來,是個陌生的號碼,他接起來,“你好。”

“太忠吧?我謝思仁,”電話那邊是個熟悉的聲音。

“哈,謝書記,”陳太忠一聽就樂了,“請問有什麽指示?”

“指示談不上,”謝書記輕笑一聲,“祝濤在跟你談合作?”

“是啊,”陳太忠很幹脆地回答,“不過跨省合作,我對這個興趣不大。”

“他也是鄭老大的人,能幫還是幫一下吧,”謝思仁壓低了聲音,“這家夥跑錢很有辦法,你給他找幾個項目,他虧不了你。”

跑錢很有一套?陳太忠放下電話,仔細琢磨了起來。

其實擱給一般人看,陳書記跑錢也算有一套了,不過陳太忠心裏清楚,他這個交流幹部來恒北,跑錢真不容易,也就是在林業總局跑下個退耕還林,不算沒到手的油頁巖項目的話,真沒得到什麽項目。

到目前為止,農業廳和科技廳的路子算是跑順了,將來要點錢不會太難。

不過不管怎麽說,謝思仁做為鄭文彬的前秘書,打電話說祝濤也是鄭文彬的人,這個面子他是一定要給的——祝書記跑錢有一套,恐怕還不止是鄭書記的人那麽簡單。

可是,明孝該找什麽項目呢?陳太忠想一想,覺得還是實際考察一番為好。

然而,三月份他的時間安排得還很緊,想一想之後,他撥個電話給羅雅平,“雅平區長,明孝那邊,你了解過一些嗎?”

“別提了,隔幾天就是一個電話,”羅區長苦笑著回答,“我現在忙春耕和植樹都忙不過來……對了,我剛弄到點草木,能在油頁巖殘渣上生長,我覺得可以培育一下。”

“能在油頁巖殘渣上生長的植物,我也聯系了一下,”陳太忠一聽這個話題,挺高興的,“咱們碰個頭。”

油頁巖煉油,最大的弊端是兩個,一個是生產成本高,一個是環保成本高,幹餾過的油頁巖,裏面的油含量還是不少,寸草不生不說,滲出的油還能汙染土壤和地下水。

要是解決了這個問題,油頁巖項目就不那麽雞肋了,而且,北崇的優勢會極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