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6章 現實中的系統手術室(第2/2頁)

而這,也只屬於基礎的一部分。

因連體兒相連的範同相對較大,分離後可能會有較大範圍的皮膚缺乏。為保證術時切口皮膚夠用,盡可能避免植皮,必須將體橋拉長拉寬。

體橋,就是連體嬰共用的“橋梁”部分。

入院時連體嬰初始前臍部現有長16 cm。寬4 cm,周徑長37的體橋。因為體橋張力較高,因此要松弛胸腹壁擴大胸腹腔。

由兒科主任親自上手,按壓連體嬰相連接部位每日3次,每次15分鐘。

老主任已經快60歲了,每天看著她用一手四指並攏平放於體橋下方,拇指放於上方,由輕至重有節奏按壓,陳副院長都覺得好辛苦。

按壓時還要觀察連體的反應和面色等,按壓後將一長16 cm、直徑2 cm、重150 g的米袋壓在體橋上方。

下方用一相同形狀棉袋墊高,夜間睡眠時采用側臥牽拉法即在兩患兒間墊-一小枕,使兩患兒在側臥位時盡量分拉,爭取至手術時體橋準備滿意。

在共同努力下,現在連體嬰的體橋周徑達54 cm,長20 cm,寬7 cm。

可萬事俱備,手術卻無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