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9章 燙手的山芋(第2/3頁)

如果說整個醫院是一台機器,趙雲龍認為自己只是一個零件。很重要,卻又微不足道。

他詢問了病史,得知患者幾個月前在外地做了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而這次主動脈瓣又一次的出現了贅生物。

真特麽的!

二次瓣膜手術有多難,趙雲龍心裏清楚。

自從跟著鄭老板做了一次連體嬰的心臟分離手術之後,趙雲龍手術上的進步速度讓人驚嘆。

不光是別人,連他自己回頭看都覺得不可思議。

只是這都不重要,趙雲龍把患者收上來後重新對病情做了判斷。他感覺自己要是貿然開胸的話,還真就未必能拿得下來。

這和上一次循環內科不敢下支架、基礎條件極差的冠脈搭橋患者不一樣,二次瓣膜手術的患者局部解剖結構的改變相當巨大,想要保證手術成功,誰都沒那把握……

誰都不行麽?趙雲龍忽然想到了鄭老板。

他應該可以,應該……可能……差不多吧。

不過趙雲龍沒有直接找鄭老板,而是逐層上報。這個患者不算急診,自己沒權利直接做手術。不像是上次在ICU的患者,那是純純的急診,根本沒時間等。

其中的差別,趙雲龍分的很清楚。

而且最近兩天是諾獎結果公布的日子,要是有一分可能,趙雲龍也不想打擾鄭老板。

患者收入院,完善相關檢查,但問題隨即就來了。單位同事,只有幾個20歲左右的小姑娘,她們湊了一波錢,也只有可憐兮兮的三五千塊錢而已。

再多的,她們也沒有。而這點錢,都不夠塞牙縫。ICU一天就是一萬,哪怕是手術順利完成,沒錢的話這姑娘怕是也活不下去。

不過這也不是問題,碰到這種事兒,找醫務處出來背鍋就好了。

患者在這兒,我們是想治的,醫務處給不給虛擬錢是醫務處的事情。雖然這筆錢最後還是會有一部分落到科室內部,可大頭畢竟是院裏面承擔了。

小醫院可能很在意每年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這種費用,但912這種體量的醫院並不是很在意。

先治著,剩下的事情以後再說。其實臨床上最怕遇到這種問題,醫務處要是臉黑一下,直接把鍋甩回來,最頭疼的就是術者。

上報醫務處和值班的帶組教授,今兒的教授姓陳,水平還不錯。只是趙雲龍認為他的水平應該比不過自己,但根據診療流程,還是把陳教授叫來看患者。

陳教授看了一眼患者,隨後看超聲心動的影像資料,也很犯愁。

“小趙,你怎麽看?”陳教授問道。

“手術,我做不下來。”趙雲龍小胡蘿蔔一樣粗的手指點了點超聲心動影像上的一個點,“生物瓣上的贅生物問題不大,但這裏我考慮是個膿腫,侵蝕的很深。做手術,下不來台的可能性至少有70%。”

“就算是能下來,術後出血也是麻煩事兒。”趙雲龍又補充了一句。

這一點,也是陳教授所疑慮的。他知道趙雲龍的水平,所以並沒有只把他當做是住院總,而下意識的商量著。

“左房受到累及,估計要切除一部分。”陳教授道,“體外循環下做手術,復跳很可能失敗。”

兩人說的是一個意思,手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沒錢、沒直系親屬、病情重上了天,這種患者只要有一絲可能,沒人願意上手術台做手術。

做好了,整個科室一起賠錢。自己還好說,護士那面的收入不高,跟著倒夜班辛苦什麽的暫且不說,不掙錢還要扣錢,這個就受不了了。

可一旦要是做不好,現在看著沒家屬,到時候各種家屬紛沓而至,天天吵吵嚷嚷,想想就讓接手的醫生有一種瀕死感。

要是患者燒的沒這麽高,想都不想肯定不回收入院的。這種難度的手術,誰的腦殼都沒包,怎麽會做一台成功失敗五五開的手術。

但患者現在已經燒迷糊了,這個可推不掉。急診急救、首診負責制無數個規章制度把醫生圈的死死的。

可是即便趙雲龍這種漢子,面對如此棘手的患者的時候,也是一腦門的官司。

兩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片子,主任沒在家,二線陳教授必須要拿主意。

“陳教授,抗炎對症處置,明兒找個全院會診。實在不行的話……就上吧,總要試一試。”趙雲龍咬著後槽牙說道。

“小趙,要不找鄭老板試試吧,他那面不是能免費給患者做手術麽。而且鄭老板水平也高,最起碼把握要比咱們倆大。”陳教授最後也沒什麽好辦法,便輕聲說到。

“手術難度太大,我擔心鄭老板……”趙雲龍沒把話說完。

陳教授嘆了口氣,鄭老板也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做直播手術。自己直接把這種難度的患者推過去的話,也是真不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