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5章 《我和我的祖國》(第3/4頁)

“我知道你啊,好多小姑娘喜歡的不得了。”關牧村老師那一把漂亮的女中音,聽到耳朵裏都帶著微微的共鳴:“坐坐,你們認識啊?”

“他是我小師弟啊,鄒文琴老師的入室弟子。”

幾位老師都愣了:“他不是演員麽?”

“多學一點,有好處。”季銘只好幹笑兩聲。

還好老師們話題就挪開了,再回到他身上的時候,已經是聊今晚的曲目了,《美哉,瀟湘偉少年》連李谷壹老師湘南出身的,都不知道。《我和我的祖國》是李老師的原創,不過她今天不唱這個,聽季銘要領唱,挺感興趣的。

“你唱這歌唱的多麽?”

“不太多,我唱歌不太多,但學習的時候唱過幾回。”

李老師就坐那兒,唱起來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她老人家是花鼓戲出身,唱歌帶著戲腔,而且發音很有特點,好像一根兒絲綿綿不絕地從嗓子裏鉆出來,編織成一個一個的音符,浮在半空中,特別輕靈,哪怕現在75歲了快,本色依然不改。

唱了兩句,她一招手,讓季銘跟上。

雷珈笑著看季銘,兩人對視一眼,季銘也不知道,咋就發展成現在這樣,被原唱考校起來了。其實在民族圈,這樣的情況還是挺多見的,尤其是有人帶著的青年歌手,往往會被就地考校,來幾句,還點評點評——這都屬於機遇的一部分。

你站出去說:李谷壹老師親切指點我的演唱,並且給了我一些有益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感謝李老師,我將不辜負她的鼓勵和幫助。

不就蹭上去了麽,流行樂壇不說,在民族美聲屆,李老師還是有面子的。

季銘得唱啊。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幾位老師眼睛都一亮。

專業的聽專業,外行的聽熱鬧,季銘一開口,兩句一唱,氣息的穩定,情緒的釋放,乃至共鳴啊這些發聲技術,在她們這些老歌唱家,甚至聲樂教育家面前,一覽無余。

關牧村老師最先跟著一起唱,然後其他老師,也跟進來。

小小的化妝間裏頭,好似在開一場水準極高的《我和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關老師的女中音,李老師獨具特色的女高音,楊洪基老師飽含畫面感和情感的男中音……雷珈,季銘更年輕的聲音也在其中,更像是不同年齡不同性別,所有中華兒女都在謳歌祖國。

化妝間外頭經過的人,都放輕放慢了腳步,多聽幾句。

……

參加一套的節目,最好的一點是不太會有幺蛾子,尤其近年來,對明星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甭說一套了,連衛視的節目,也很少有人會非得喝奶茶吃油潑面啥的才肯幹活了……傳出去,全是一個字:臭!

所以雖然現場明星不少,但都被導演指揮的團團轉。

“我和我的祖國”是比較創新的一個模式,四組歌手坐在觀眾席上,然後一組一組地唱著走上台,接著季銘從後台走出來,站到留給他的C位上——感覺還是不一樣的,這種歌,流行歌手唱起來味道挺奇怪的。

下面的觀眾一直聽到季銘出來,一開口“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那種飽含情感的,掏心掏肺的,同時又波瀾壯闊,大氣磅礴的演唱,再加上清晰的吐字,穩如老狗的氣息,都聽不到換氣聲。

哎,對了,這種歌,就得是這麽唱。

很多觀眾,都默默地跟著一起哼哼,他們不一定完全記得住詞兒,但“像海和浪花一朵”“碧浪清波”“心中的歌”這些斷斷續續的詞曲記憶,還是會自然而然地湧出來。

這些歌,無論它是主旋律,還是紅歌,還是別什麽的,其實都已經成為中國人記憶的一部分了。

……

錄完國慶晚會,季銘歇了個腳,就趕赴米蘭了。

時間之緊,甚至只夠跟初晴擁抱了一下,就去了機場——“等我回來。”

“好。”

初晴於是僵在那裏,她的意思是,她等成了一座望夫石。

季銘彈了一下她的額頭。

挺好。

他們倆這麽一段時間以來,都發現這個相處模式還不錯,不在一塊的時候,都有音樂和表演為伴,在一塊的時候,都能將對方自然地放進自己的領域內,並沒有不甘,也沒有生疏。

初晴有一次說他們是靈魂伴侶,然後就酸的兩個人一起躲進被子裏,嘻嘻哈哈了半天。

這一回楊如意親自隨行。

兩個工作,一個是菲家的秀,作為代言人,有工作要做。另一個是銘Ming的首發——是的,將在米蘭首發,歷時差不多8個月的研發,基於川省國寶“太陽神鳥”的紋路,以及季銘舞蹈身形的抽象提取,設計的Ming第一款潮鞋作品:日光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