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第2/3頁)

工業園主任江偉鳴再次提出資金問題。

束華如手一擺,說:“你沒錢,我也沒錢。你們要滾動發展。”

江偉鳴嘀咕說:“滾動發展談何容易?出租廠房,賣地,就算有主顧,也都不是馬上就能進錢的。日本人8月初就來,咱等不了了。”

束華如嘆了口氣說:“要不,就想法再貸點款吧,反正債多不愁,虱多不癢了,三個億的貸款都欠著,再多欠個千兒八百萬的又算什麽?!”

財辦主任挺為難:“束市長,這只怕也不行呢。建行和工商行早就有話了,就是流動資金貸款也不會再給我們了。”

束華如說:“多說說好話,多做做工作嘛。告訴他們,只要大正的日本人一過來,國際招商成功,我們還貸是不成問題的嘛!”

江偉鳴說:“這些話我們早說過,曹市長也和他們說過,問題是,人家銀行可沒咱這信心。人家行長見咱就躲,咱請人家吃飯人家都不敢來呀。”

束華如沉下了臉:“那你們除了伸手問我要錢,還能做什麽?昨天郭書記倒在了這裏,今天你們是不是也想讓我倒在這裏?我現在先把醜話說在前面:問題怎麽解決我不管,反正我下個星期再來看,要還是這種不死不活的樣子,我看可以考慮把你們換下來!”

這話一說,大家都不敢做聲了。束華如緩和了一下口氣,又說:“和銀行講清一個道理,咱國際工業園真要因為這千兒八百萬的資金上不去,這已貸下的三個億就更還不了了。我們和銀行現在可以說是一根線上的兩只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呀。”

離開國際工業園,束華如按計劃趕往市供銷大樓,參加全市鄉鎮企業工作會議。坐在車裏,瀏覽了一下秘書小白送來的會議材料,束華如意外地發現,民郊縣河東村金龍集團上半年的產值竟達7000萬,心裏生出一絲難得的喜悅,當即問小白:“這個金龍集團的頭兒是誰?”

小白說:“是田大道,民郊縣的名角。”

束華如說:“好,在全面緊縮的經濟形勢下,這個田大道能把一個村的產值搞到7000萬,真是有能耐。我看可以樹個典型,讓大家都好好向他學學。”

小白說:“束市長,只怕還得慎重一些才好。這個田大道名聲可是不太好哩,就在昨天還惹了事,把民郊變電站包圍了。”

束華如的臉掛了下來:“哦?昨天沖砸變電站的是他呀?!”

盡管如此,束華如在講話中還是三次脫稿提到了河東村的金龍集團,再三強調金龍集團的發展經驗應該好好總結一下。原還想見一下田大道其人,可一看時間來不及了,只得作罷。講完話後,束華如又馬不停蹄地去了平川紡織機械廠,參加紡織機械集團總公司的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簽字儀式。

平川紡織機械集團總公司是由機械工業部、紡織工業部設在平川的重點大型企業。這是由北方紡織機械公司、平川紡織機械廠及其下屬12個分廠為龍頭,以市屬骨幹企業———平川鑄造總廠、紡織機械修配廠等27個相關紡織機械廠家為成員,新組建的一家跨行業、跨地區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在此之前,郭懷秋曾親自出面五次赴京和機械工業部、紡織工業部商談,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後確定:在集團成員行業歸口不變的前提下,打破條塊分割,將集團成員的全部現存國有資產授權給新成立的平川紡織機械集團總公司統一經營。

上個星期,北京的批文終於拿到了,郭懷秋卻不在了。

在授權書上簽字時,束華如心裏直打鼓:誰知道這個紡織機械集團未來的路怎麽走?這兩年全國的紡織行業和機械行業都不景氣,日後集團工作若搞不好,國有資產不能保值增值,這板子打不著去世的郭懷秋,還得打到他束華如的屁股上,不明真相的人又得罵他無能了。

想到此,心頭不禁有些酸澀。

看著面前的紡織機械集團總經理兼黨委書記張大同,束華如說:“咱這個實體化集團公司可是郭懷秋書記生前抓的一個點呀,將來它能不能搞好,我就看你張大同的了。”

張大同近乎悲壯地說:“束市長,你放心吧,不論怎麽困難,我們紡織機械集團都一定要為中國紡織機械工業的大發展殺出一條血路來。”

束華如點點頭說:“好,我等著聽你們的捷報。”

這日,束華如本打算留在紡織機械集團吃晚飯,飯後和張大同好好談談。卻不料,在飯桌上剛坐下說了幾句話,手機就響了,吳明雄打電話過來,先說了一下機械一廠鬧事工人的情況:廠裏的工人已經散去,估計今天不會再發生什麽事情;後又說國家安全部來了一位副部長,問束華如是不是過來和副部長見見面,陪他在香港大酒店吃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