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第2/2頁)

“42年前離開平川時,我記得很清楚,老東門外響著轟隆隆的炮聲、槍聲,十裏長的中山路上滿是國軍潰兵,龍鳳山下一片大火。我當時就想,這個城市又完了一次。”

嚴長琪提醒說:“華老呀,不但是戰亂,咱平川還有一害呢,就是黃水呀。”

華老先生點頭道:“對,對,有史可證的黃河改道,黃水淹城就有五次。”

陳晶插上來說:“就在建這座時代大廈時,我們發現,這座城下還有兩層被埋在下面的舊城遺址。後來,文物部門讓我們移位,讓出遺址位置,準備日後發掘。”

柏志林也插了上來,毫不隱諱地說:“要我看還有一害哩,那就是解放後無休無止的運動。你鬥我,我鬥你,一個個鬥紅了眼,鬥昏了頭,就從沒好好搞過城市建設,四處灰蒙蒙、臟兮兮的,直到今天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過來。”台辦白主任有些害怕了,出於職業上的謹慎,忙說:“改革開放後總是好多了嘛!我們不能急嘛,路總要一步步走,飯總要一口口吃。”遂又把臉轉向嚴長琪,“是不是呀,嚴市長?”

嚴長琪笑了笑,沒做聲。

華老先生也不好多說什麽,便把話題岔開了,轉而問嚴長琪:“令尊大人現在可在平川?若在,哪日我去看他,和他老兄敘敘舊情。”

嚴長琪說:“家父去年在省城過世了。”

華老先生嘆了口氣:“太遺憾了。”

一陣默然之後,嚴長琪問:“聽說華老的華氏集團實力雄厚,華老是台灣數得著的幾個財團董事長之一,是不是?”

華老先生微笑著,未置可否。

嚴長琪又說:“華老何不在平川家鄉投點資呢?我們搞的國際工業園計劃專開個港台投資區哩。”

華老先生仍是微笑,不說話。這時,華娜娜說話了:“嚴市長,國際工業園昨天白主任和曹市長陪我們去看過了,坦率地說,目前還不具備投資辦廠的條件。家父說了,日後條件成熟,華氏集團是可以考慮的。家父建議你們在工業園內盡快上一個大型火力電廠,同時,解決工業用水和道路問題。”

嚴長琪說:“這些問題我們都知道,也想盡快解決,可主要是沒有資金。”

華老先生突然開了口:“電廠,華氏可以考慮投些資。電業經營本來就是我們華氏的主業。我們華氏在台南,在台中,在大馬和泰國投資的所有電廠大都很成功。如果國際工業園能把水和路的問題解決,這個電廠也許會有前途。”

華娜娜很吃驚:“爹,您咋說變就變了?”

華老先生沖著女兒笑了笑,沒做任何解釋。

嚴長琪則大喜過望:“華老此話當真?”

華老先生點點頭:“我這次來平川,就是帶著投資的想法來的。老夫我是平川人嘛,又在四十二年前做過舊政府的平川市長,現在老了,就算不賺錢,也總要為家鄉盡點力吧!”

嚴長琪握著華老先生的手,連連說:“好,好,華老,謝謝您,我代表平川市政府謝謝您,您老是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支持了我們呀!”

華老先生很嚴謹,馬上聲明說:“哦,嚴市長,你先不要忙著謝我,目前還只是意向,真正作出投資決定,恐怕還要有個過程。”

這時,旋廳的方向再次轉到了北面,華老先生又看到了平川機械一廠那片破舊的廠房,遂用漫不經心的口氣問:“嚴市長,這片廠子和美國的SAT公司談好沒有?國際大廈什麽時候開工呀?”

嚴長琪一怔:“華老對兼並這家機械廠有興趣麽?”

華老先生點點頭:“說白了,我是對這塊黃金寶地有興趣。在同等條件下,我想優先取得它的使用權。”

華娜娜看出了父親的意圖,忙說:“我們華氏集團目前正向賓館業擴展,如果能把對電廠的投資和對國際大廈的投資一並考慮,華氏方面可能更容易接受些。”

嚴長琪想了想說:“好吧,你們華氏先拿出個意向書,市府將根據你們的投資意向書,在最短的時間裏給你們一個答復。”

華老先生說:“好,我返台後馬上派一個洽談組過來,我女兒娜娜不走了,就代表華氏集團負責在平川的所有投資事宜。”

時代大廈老總陳晶和亞太公司董事長柏志林都愣住了。他們直到這時才發現,華老先生可不是個迂腐的老朽,這個精明過人的老頭子已盯住了平川機械一廠這塊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