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韓國攻略(下)(第2/5頁)

劉剛知道唐逸的習慣,忙幫他泡了杯茶,盧植三面有慚色地說:“唐先生,很遺憾發生這種事,因為記者的參與,那名店主異常強硬,今晚我與他私下溝通的機會很渺茫,希望明天能給您個滿意的答復。”

唐逸擺擺手,沒有說話。

盧植三也知道,拖到明天的話,只怕這件事就糟糕到無法收拾。

劉剛低聲在唐逸耳邊匯報了大使館剛剛的通知,裴參贊要求明天上午考察團遞交詳細的書面報告。

唐逸輕輕點了點頭,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對翻譯小李笑道:“繼續念,我也想聽聽他們是怎麽報道這件事的。”

小李就展開報紙,卻是從最開始讀起。

盧植三輕嘆口氣,在旁邊插嘴解釋:“這是京畿道最暢銷的晚報,在全國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唐逸笑笑,心裏卻有些澀,事情,好像漸漸偏離了自己掌控的軌道。

……

小會議室,古忻明召開了緊急常委會議,除了遠在韓國的唐逸和軍分區政委李雷,十名常委悉數到齊,曾懷民剛剛從南方老家趕回來,心裏就有些忐忑,不會是有人想借自己鬧離婚的風波作文章吧?

誰知道會議議題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卻是討論安東考察團造成的一次影響極為惡劣的國際性事件。

會議氣氛很壓抑,古忻明沒怎麽發表自己的看法,齊茂林談了兩點,一就是市委該承擔的責任,市委班子以前只看到唐逸書記抓經濟時的幹勁,卻忽略了唐逸書記的年齡和閱歷,從這次突發事件的處理上可以看得出,唐逸書記還是不大成熟,在沒有和市委省委溝通的情況下擅自同外交部門交涉,使得市委省委在這件事上很被動,但主要責任還是老同志沒能很好地愛護唐逸書記,沒有把好關。二就是考察團的責任,也就是唐逸書記應該承擔的責任。本著治病救人的方針,稍微調整下唐書記的工作,給唐逸書記一段冷靜思考的時間,至於黨紀處分和行政處分都要不得,要愛護年輕領導幹部。

齊茂林的意見成為了常委會的基調,組織部長,秘書長,紀委書記,分管科技文教的副書記一一發言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對唐逸書記工作上的失誤表達了關切之情,惋惜之意。倒是金向陽沒有隨之群起而攻。

王小鳳一直在喝茶,古忻明轉頭問:“小鳳市長,你怎麽看?”

王小鳳清了清嗓子,說:“我覺得,還是等唐逸書記回來再討論,現在韓國那邊不是還沒有結果嗎?”

齊茂林就嘆口氣,說:“小鳳市長,應對突發事件一定要快速反應,我記得這也是唐逸書記的觀點吧,市委必須盡快向省委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能因為這件事使得省委對我們整個安東班子產生看法,現在我們必須展現出我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戰鬥的集體,我們必須在省委表態前,對唐逸書記的錯誤進行處理,這是愛護他,不是嗎?”

王小鳳蹙眉看了齊茂林一言,齊茂林忙拿起了茶杯,不敢和她對視,心知自己這般反駁王小鳳實在有些過了。

齊茂林眼看唐逸年紀輕,而且成了古忻明重點打擊的目標,自然要旗幟鮮明地表態,但王小鳳可不好惹,平時不聲不響,真惹惱她被她盯上那可是很頭疼的一件事。

古忻明嘆口氣道:“茂林同志說的也沒錯,現在韓國大街小巷的報紙上,應該全是關於我們安東的負面報道吧,真的很讓人頭疼啊!”

王小鳳看了看身邊的曾懷民,曾懷民卻是眉頭緊鎖,心思好像根本就不在會場上,王小鳳立時泄了氣,以往那種孤掌難鳴的感覺再次湧上心頭。

自從唐逸來到安東,王小鳳嘴上不說,但卻能清晰感覺到,隨著唐逸一步步的棋路走下來,自己的話語權也在一點點提升,王小鳳不介意被唐逸推到風口浪尖,倒是很享受自己影響力的飆升,但很顯然,古忻明不會容忍唐逸的小動作,一直就在等待機會將唐逸打壓下去,王小鳳雖然不想見到這種情況發生,但很顯然,古忻明的動作她沒辦法制止。

王小鳳慢慢靠回椅子上,說:“我保留意見,但尊重常委會的決議。”

常委會最後的決議就是將唐逸工作調整,暫時只負責招商引資和農村開發,至於經濟建設和經合區建設的工作暫時由茂林同志主持。

唐逸來之前,齊茂林就是黨群經濟書記,現在倒像是收復了失地。

宣布會議結束後古忻明就打電話向省委劉琦書記匯報常委會的結果,但令古忻明料想不到的是,剛接到匯報時大發雷霆的劉琦聽說調整了唐逸的工作分工,明顯怔了一下,然後說:“處理得很好,辛苦了。”

雖然是表揚的話語,但語調怎麽都聽起來有些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