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用陽謀,少用陰謀 很多人都在讀研究生班 (第3/4頁)

侯衛東道:“我覺得小宋所說有道理。”

曾憲剛自從砍了黑娃,又報了殺妻之仇,膽氣便很足,對黑社會的外強中幹也有體會,道:“她膽子小,聽說鎢砂礦有黑社會,便拼死拼活不準我去幹。黑社會也是人,我又不是沒有見過。”

“小宋是你的女人,你要考慮她的感受,我和她接觸不多,但是感覺她很在意你。”

曾憲剛道:“曾憲勇和我是刀山火海滾出來的兄弟,我給了他兩百萬,這錢小宋不知道,是我的私房錢。我個人暫時不搞鎢砂礦,不是害怕,是沒有時間。家裝這一塊正在興起,事情多,業務量大,我還是專心做這件事情。”

曾憲剛如今的小日子過得挺順,講起生意頭頭是道:“嶺西是省會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比沙州要強許多倍,在這裏發展要容易得多。即使要混官場,在省裏發展也要容易得多。我認識一個省裏的人,是個副處級的主任,據他說,縣委書記到了他辦公室,根本就沒有座位。人不熟悉,連水也喝不到一口。”

數年前,為了拿到石場的款子,他與曾憲剛一起請益楊縣交通局財務科高科長吃飯、唱歌、跳舞,當活生生的縣城小姐出現在曾憲剛身旁時,他手足無措,只能呆呆地聽憑那個小姐擺布。這個情景在侯衛東心中始終是一個定格。

而眼前的曾憲剛顯得很成熟,由於丟了一只眼睛而戴上了眼罩,反而將他臉上的鄉土味有效過濾掉了。他當過兵,當過石匠,為了報仇還經常在上青林山上打沙包,身材保持得很好,既高大又威猛,臉色略黑,也符合時尚潮流,加上宋致成按照嶺西品味給他進行了重新包裝,此時的曾憲剛已經與上青林的村委會主任截然不同了。

只是,曾憲剛雖然當過村委會主任,畢竟不是正兒八經的官場中人,說起官場多為道聽途說。侯衛東沒有和他過多探討這個話題,舉起小酒杯,與曾憲剛碰了碰,道:“到省裏來發展,沒有任何根基,很難,就在沙州慢慢地打基礎吧。”

正說著,他突然見到餐廳門口又進來兩人,其中一人是《嶺西日報》的王輝。

這個餐廳距離《嶺西日報》挺近,是日報記者們常來的地方。王輝在此見到侯衛東,很有些意外,與侯衛東親切握手,熱情地道:“說曹操,曹操到,今天下午我還想到了你,沒有想到吃晚飯就碰了面。”

侯衛東道:“王主任,就你們兩個人?一起吃,這位是曾總,我的好朋友。”他突然想起曾憲剛的店鋪改了名字,就扭頭問道:“曾總,你那店叫什麽名字?這是《嶺西日報》的王主任。”

曾憲剛就從身上摸出一個小盒子,取了名片遞給了王輝,道:“我的小店叫剛成空間,請王主任光臨。”剛成空間自然是宋致成的傑作,她的靈感來源於芬剛石場。有一次,曾憲剛在被窩裏給宋致成講了芬剛石場的來歷,宋致成很受啟發,就把自己的小店改成了剛成空間——曾憲剛和宋致成的空間。

另一位記者長年在外面跑新聞,是典型的自來熟,看了名片,道:“你就是剛成空間老板?你那個店賣得火,我正準備裝修房子,能否打個折?”

“我們店裏都是明碼標價的,你是衛東的熟人,打八折。”

曾憲剛雖然常年在嶺西,可是接觸的都是生意人,並沒有機會接觸到政府官員、報社記者等社會主流。論起社會地位,還屬於有錢無勢的那一類富人。換個角度來說,他的錢還沒有多到可以成為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地步,還沒有融入嶺西的主流社會。

他剛才對侯衛東提起“縣委書記沒有位置之事”等話,只是聽宋致成的一位隔房表哥吹牛,自己其實並不認識省政府的人。此時見到了嶺西報社的人,也想主動結識。

曾憲剛的小心思,侯衛東看得清楚,對於曾憲剛的變化,很有幾分高興,道:“王主任是資深記者,我建議你到報社給剛成空間打打廣告,有《嶺西日報》的宣傳,生意肯定會一日千裏。”

曾憲剛道:“請王主任多關照。”

王輝對於曾憲剛沒有多大興趣,應付了幾句,道:“這幾天我在收集信息,如果我估計得沒錯,在9月份將要召開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必定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我想到沙州來搞一個調查。”

侯衛東是周昌全的專職秘書,為了應對周昌全隨時可能的提問,他天天都要看《人民日報》、《求是》等報紙雜志,以增加自己對大政方針的把握。聽到了王輝的話題,他很有興趣地道:“前年你的一篇文章,讓省裏下決心關掉了許多沒有價值的開發區,這一次的調研,想必又能為嶺西省國有企業改革出金點子。”

王輝笑道:“別捧我,捧得高,摔得痛,我有幾斤幾兩,自己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