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施羅德先生(第2/2頁)

等等?德國,陸錚猛地想起,自己倒委實去美國看大舅時和幾個德國小孩有過接觸,可是,怎麽也不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吧?

面前的德國人,應該不會是說謊,雖然IBM個人電腦業務被收購現今不算什麽大新聞,但自己回頭去找找資料,總能辨別真偽,何況,對一般人來說,這個新聞也實在沒什麽值得吹噓的。

專注於大型機業務而且和剛剛解體的貝爾電話公司一樣,深陷反壟斷訴訟的IBM,出售其某些業務部門來減輕輿論的壓力,一點也不出奇。

陸錚微微點頭:“好吧,那麽,施羅德先生,我想知道,你們投資的目的。”

“賺錢,”施羅德微笑著,“這是毋庸置疑的。”接著,便耐心地給陸錚解釋:“是這樣,我們的總裁對個人計算機發展前景深具信心,對中國大陸的市場,同樣有著絕對的信心,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大陸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當然,也包括電子產品。”

“我們這次的投資,用你們中國人的話,便是希望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希望,對我們的勇敢嘗試貴國政府能給予回報,能用最優惠的政策來回報我們。”

“烏山,交通便利,周邊有著中國最好的大學,又不會如京津那般臃腫,是發展高新技術的最好區域,我們在此設廠,同時希望貴市政府能規劃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我們希望,這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政策,用來吸引電子晶片、集成電路等等電子企業加盟以及各種風險資本的投資,在未來,形成一片興旺的產業區。”

“中國的矽谷?”陸錚怔了下。

施耐德就笑了起來,“陸先生原來也知道。”

陸錚默默點頭,德國人委實直爽,不錯,人家來就是為了賺錢的,投下巨額資金,需要的回報便是給予特殊照顧的政策。

如果此事真的成行,產業區的前景想來也是極為樂觀的,起步早,又有外資巨額注資,加之趁著現在中西蜜月期,一些非敏感技術甚至敏感技術都可以借助德國人的手引入,比之後來的中關村,發展前景明朗太多。

但是,這樣下去,中國最大的高科技產業區在未來可能就成了德國企業主導,對將來國家安全,未必不是一個隱患。

施耐德這時拿起了一份厚厚的文件,說:“這是我們初步的投資構想以及需要貴方提供的幫助,希望你們能認真考慮,我們盡快開始正式的談判。”

顯然,對方有備而來。

出了會客室,和施耐德等人問候告辭後,楊柏茂用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說:“我要去向段書記匯報。”

對於陸錚和施耐德談了什麽,他已經無暇打聽了,如此巨額投資,尤其又是高技術資本,怕很快就會驚動中央層面,他一定要趕緊向上級領導匯報。

陸錚微微頷首,和他握手告別。

……

這天下午下班點,陸錚突然驅車到了市局,把衛香秀接上車,然後,一溜煙跑了。

“你,你怎麽這樣?”在車裏,衛香秀俏臉微微有些紅,一些同事,說不定就看到了。但陸錚的車就在市局大院門側不遠處等著,若不趕快上車,更會引人注目。

“怎麽了?朋友接下你都不行啊?思想太肮臟了吧?”陸錚很是理直氣壯。

衛香秀一滯,是啊,朋友接一下有什麽了不起的,自己,為什麽就這麽心虛呢?

“那你說,幹什麽去?吃飯行,看電影不行,今晚我值班。”衛香秀振振有詞的說。

“看電影?放心吧,以後不跟你一起看了,麻煩事太多。”陸錚隨口說著。

衛香秀瞪了他一眼,沒吱聲。

“帶你看樣東西。”陸錚簡單的說。

衛香秀也就不再多問,到了陸錚樓下下車,跟著陸錚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