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新三屆(第2/2頁)

數百萬考生在考場上展開殊死拼殺,競爭之激烈前所未有,由此,拉開了高考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序曲。

77級大學生,是一個多數人經歷過上山下鄉磨練的群體,是一個歷經艱辛終於得到改變命運的機會的幸運的群體,是一個經歷了最激烈的高考競爭後脫穎而出的群體,是一個大浪淘沙後特色鮮明的群體。

陳三水,便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1977年以很優異的成績被北大錄取,1982年初畢業,進入省政府辦公廳。

但可能命運轉折太過迅速令他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少年飛黃騰達,難免飄飄然,在省政府辦公廳被提升為主任科員不久,他便因為得罪了什麽人,很快被發落回了烏山老家。

但他第一屆北大畢業生的光環以及本身的學識、見識和能力,加之烏山被定位為沿海開放特區,急需高素質人才,所以他在烏山並沒有沉寂太久,今年年初,被任命為計經委招商辦主任(正科級)。

陳三水很傲氣,這是計經委中層幹部對他的普遍評價,白白凈凈斯斯文文的他委實恃才傲物,而且,在省政府的工作經歷,令他或多或少表現出來一些看不起下面幹部的傾向,尤其是,看不起來自農村的幹部,雖然,他或許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一點。

陸錚是個只有初中文憑的大老粗,更是下面基層上來的幹部,所以,或許是因為陳三水在陸錚面前有種天然的優越感吧,在陸錚的辦公室,坐在陸錚對面同陸錚討論招商引資的工作,他竟然不知不覺的翹起了二郎腿,倒更像,他是陸錚的領導。

陳三水在談論他對未來招商引資工作的看法,剛剛接洽了香港恒昌眼鏡貿易公司並且可能獲得該公司7.5萬美元投資的陳三水認為,港資,在未來兩年應該成為烏山招商的重點,招商辦應該在深圳設立辦事處,以便於接洽港商,鼓勵他們來烏山投資。

“陸主任,您說我說的對不對?”在一番夾帶著大量經濟數據分析的侃侃而談後,陳三水終於想起來問一問陸錚的意見。

這番侃侃而談他倒不是想顯擺,只是一種習慣而已。

陸錚一直認真聆聽他的話,這時便點了點頭,說:“你分析的挺好,在深圳設辦事處也是必要的。”

陳三水臉上露出矜持的微笑,以前主管招商辦的高副主任,也通常在他侃侃而談後便由得他放手去做,甚至,好像都怕了聽他匯報工作。

陳三水心裏知道,自己說的很多東西,高主任都不懂,甚至有一次,在自己匯報工作時,高主任還打起了瞌睡。

陸錚,能裝作好似很入神的聽自己說話,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時陸錚琢磨著,緩緩說:“但是招商引資,僅僅用你強調的契約精神還不夠,合同,咱們自然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這只是基本條件,是做國際貿易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陳三水愣了下,陸錚,真的聽明白自己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