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商貿團OR旅遊團?(第2/2頁)

這樣一位副市長帶隊的代表團,規格又能高到哪裏去?

代表團團長其實可以說是三易其人了,本來,市委書記段忠誠準備親自掛帥,聽說為此還同市長黃明泰爭的很厲害,接著,團長人選又變成了市委常委、副書記、計經委主任馬華。

這規格,也算說的過去。

誰知道,最後陳三水拿到的名單,團長變成了王滬生。

陳三水現在真擔心,臨出發那一刻會不會臨時再換了團長,變成委裏的常務副主任楊文學?亦或,便由陸主任任團長帶隊,那這個經貿團,也幹脆別叫政府代表團了,叫計經委經貿考察團算了。

代表團規格越來越是縮水,由不得陳三水不犯思量,是不是自己哪裏工作不到位,為什麽市裏大領導們突然由特別重視赴港招商,變成了冷眼旁觀、置身事外。

陸錚笑了笑:“別亂琢磨,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其它的,咱不管,誰帶隊都好,咱這次招商都要做的漂漂亮亮的。”

從種種跡象,看來烏山這場風暴,已經為期不遠了,看來市委主要領導們,都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這才都留守烏山,以應付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陳三水點點頭,旋即又不滿地說:“該去的不去,不該去的都爭著去,真是亂套了。”見陸錚微微蹙眉,不敢再說,說:“我給您打飯去。”開門走了出去。這段時間,陸錚通常中午就是在單位吃,陳三水從食堂買了飯給他送過來。

看著這份名單,陸錚也微微搖頭,確實如陳三水所說,不該去的都在爭著去。

代表團成員,副團長便有六位,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鄧一泓,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大剛,市民政局局長劉偉紅,市委副秘書長、外事辦主任高燕燕,市公安局副局長王天。

而陸錚這個副團長,排名六位副團長中的最末,當然,赴港後代表團具體活動安排肯定要他負責。

前五位副團長中,如果說外事辦屬於業務對口、宣傳部則因為政治宣傳需要也必然會委派幹部隨行,可其余三位副團長實在不知道和這次招商能拉得上什麽關系。

再看代表團成員名單,一些和此次招商完全不搭調的幹部比比皆是,還有兩名退到了顧委的老同志。

很明顯,這個赴港商貿代表團在很多人眼裏,便是出國旅遊團、療養團,變相成了一種福利待遇。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前很少烏山幹部能走出國門,便是出國,也多是去朝鮮,再好的,最多最多也不過是去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

香港,這顆東方明珠、花花世界的資本主義天堂,雖近在咫尺,卻很少有幹部能去一睹芳顏,傳說倒是不少,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香港那高樓林立的繁華大都會形象越來越多的被國人所知。

如今烏山突然組織了赴香港的商貿團,各部委辦局的領導,都想借機會出去走走看看,為了爭到指標明爭暗鬥的極為厲害,甚至在一些幹部眼裏,這次能不能去香港,能不能爭到這個福利,關乎了他在中層幹部中的政治地位,簡直就是榮辱攸關的頭等大事。

若不是市委大領導面前的紅人們,大多嗅到了風雨欲來的味道,在這個節骨眼上,都要留守,盡量避免出遠門,只怕代表團的名單會更為龐大臃腫。

然後,陸錚將目光投注在了代表團成員馬才夫的名字上,馬才夫的名字雖然列在名單靠後的位置,但他卻是貨真價實的副處級幹部,烏山日報報社總編輯。

雖然抱著療養旅遊的心態加入這次商貿團的幹部不少,但陸錚希望能去的幹部,卻也基本就位,可見市裏,對這次招商引資工作還是抱著很大希望的。

在名單最後的幾個名字,是烏山市國家安全局的同志,現今去香港等同出國,按照相關規定,安全局除了對出國人員進行國家安全教育外,如有必要,也會派員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