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家族(第2/3頁)

父親給自己打電話時,心情很輕松,說:“我算是解放了,也好,黨內的爭吵也會少一些。”

爺爺同樣給自己打了電話,說:“錚子,以後要爭氣。”這是爺爺第一次和自己說這樣的話。

父親的意外落馬令京派權力架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中生代沖擊三年後第二十四屆中央權力核心的拼圖少了最重要的一環,京派中生代扛鼎人物由父親轉為了政治局委員、京城市委龔書記。

從陸家來說,本來在能源系統工作的大姑父宋愛國調任嶺南省副省長、代省長,剛剛五十出頭的他看來被寄以厚望,很多人希望他能填補父親留下的真空。

想起父親,陸錚心裏只能嘆息一聲,或許,在黨內無休止的爭吵中,父親覺得已經夠了,這才決心隱退,不過現今的父親,卻更令自己由衷的敬愛,也許爺爺都不知道,自己以有這樣一位剛強的父親為榮,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主動退下來更要有非凡的勇氣,很多大人物,窮其一生,也擺不脫對權力的追逐。

鄧三昆,突然問起自己的父親,陸錚覺得,自己應該堂堂正正告訴他,陸天河是自己的父親,歷史終將會證明,在關鍵時刻守住自己的良心,父親的人格遠遠比那些隨聲附和的應聲蟲高出百倍。

第一次,陸錚說出“家父是陸天河”時,覺得心情是那麽平和,就好像在說一件最普通不過的事情。

鄧三昆卻是一呆,好半晌,才愕然道:“原來專員是,是陸老的嫡孫,這,這可真想不到,陸老和陸書記身體都挺好吧?”

陸錚笑了笑,說:“都挺好的,鄧主席有心了。”

接下來,鄧三昆的姿態好像越發低了,他雖然也算戎馬一生,但在陸老這種紅色老人眼中,他的經歷,和娃娃過家家實在沒什麽分別。

方向東如果沒有在南方特區的工作經歷,必然不會知道陸天河是誰,但南方特區的大企業高管,對特區所屬省份曾經的省委書記又怎會不知?愣了下,一時無言。

這種震撼太大了,陸書記的身份背景和遭遇他略知一二,這些事情,也是他們這些新晉精英階層茶余飯後的談資,但不管怎麽說,如陸書記這種高高在上的人物,他們談論起來就好像在談論另一個世界,怎麽也不會想到,神秘的高層政治,突然會闖入他的現實生活,同桌而坐的,便是那神秘世界中的一員。

杜小虎在方向東耳邊說:“回去不要亂說話。”

方向東打個激靈,忙連連搖頭,此刻的杜小虎,在他眼中,都變得好像不認識了,原來這個人,便是陸總的衛士吧?

陸錚同鄧三昆閑聊了幾句,便說:“關於果邦的發展,我是這麽看的,基礎建設首先要抓起來,水、電、通信,這些是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持。所以我是這麽想的,我們滇南方面,電力局、郵電局會派出駐果邦的分支機構,幫助果邦搞好基建,產生的電費、和內地通訊的郵政、電話費用,采取和南坡同樣的資費標準,這樣對於果邦開展同內地貿易,會有很大的便利。”這些事情,自己不做,也會有旁人做,只是自己在加速這個過程而已。

鄧三昆怔了下,這些本就是他的想法,本來想慢慢同共和國方面溝通,卻不想,陸錚主動提了出來。

短短接觸便能感覺的出,這位陸家子孫做事強勢雷厲風行,由他代表共和國中央政府來和自己接洽,看來,真是自己和果邦的運氣。

陸錚又說:“具體的細節呢。還需要我和國內溝通,不過我征詢過電力和郵電系統的意見,原則上沒問題。”

鄧三昆便舉起了酒杯:“陸專員果然是大家風采,和我認識的內地幹部都不同,我旁的不多說了,敬你一杯,以後陸專員有什麽需要我鄧三昆的地方,只要你說一句話,刀山火海,我鄧三昆皺皺眉頭,就不是娘養的。”

本來聽他前面文縐縐說的煞有其事,突然最後來了這麽一句,令陸錚啞然失笑,不過早聽說過,鄧三昆雖然年近花甲,脾氣卻仍舊火爆,平素手下官員做錯了事,往往被他罵得狗血淋頭,他這軍閥做派,只怕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仍舊改不掉。

幹了杯中酒,鄧三昆又誠懇地道:“陸專員是做大事的人,我在你面前也就不打馬虎眼了,我正準備辦特區日報,你能不能幫我物色一位內地的大學生來任副社長,我們這邊,文化人不多,也沒有辦報的經驗,這件事,還請陸專員務必幫忙,待遇方面,肯定從優。”

陸錚知道,鄧三昆是真心實意的求才,其實他的要求真的不高,聽說過這麽一件事,在京城一家小影樓的攝影師,其實說攝影師還是高擡了他,現今小照相館攝影師哪有多少技術可言,什麽人都能幹,就是這麽一個人,來果邦做生意賠光了錢,但機緣巧合認識了鄧三昆,鄧三昆便留他在身邊,別說,他把國內官員那套做法照搬過來,後來,竟然成了果邦特區新聞局的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