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烏山模式”的起始(第2/2頁)

周六陸錚通常在“二號房”突擊批閱文件,沒有旁人在場,很多話便好說。

作為陸市長親自抓的重點工程的執行負責人,郭林在這次評估國企資產的工作中不可謂不盡心,但是,卻很有些力不從心。

將一摞陸市長要的資料呈上案頭,郭林說:“譚文強很不合作,說沒有內部帳,不給看。”

郭林所說的譚文強是烏山百貨公司總經理,這次國有資產清查,陸錚特意點了烏山百貨的名,概因近年有多封烏山百貨職工的舉報信舉報譚文強中飽私囊,尤其是商場對外招租商位很不透明,鋪位的租賃費用大部分落入譚文強私人的腰包。

國資局也發現去年百貨公司財務報表中,完全沒有說明用途的雜項支出便是幾百萬,國資局要百貨公司財務把雜項支出明細,其財務部門一直推諉,郭林直接給譚文強掛電話,譚文強態度也不怎麽好。

郭林知道,譚文強是中央一位要員的親侄子,和霍親群前後腳來的烏山,隨後被任命為烏山百貨公司總經理,本來還準備承包烏山百貨,但是百貨公司的職工們不願意,有人帶頭去省裏和北京上訪,說烏山百貨本來就年年盈利,是烏山利稅大戶,為什麽突然對外承包?如果承包後虧損了怎麽辦?最後承包的問題因為壓力太大才不了了之。

聽說後來那些帶頭鬧事的幹部職工不是被開除就是被邊緣化,去年開始,譚文強便一直提交建議書,希望市主管部門響應中央號召,對烏山百貨進行股份制改造。

郭林也知道,省裏有領導找過陸錚,作為私下建議,提議陸錚在特區進一步推行國企的股份制改造,同時改造後的股份公司,任命監事會幹部,對公司運轉進行監管,就不要再別出心裁搞什麽監督委員會了。

可是看起來,陸市長對省裏那位領導的建議充耳不聞,現在,更點了百貨公司的名,難道說,真有動譚文強的心思?

是以匯報著百貨公司的問題,郭林也一直留意陸錚的神色。

陸錚慢慢點了顆煙,說:“譚文強的問題先不說,接下來,咱們烏山國企改革分幾步走,首先,取消市管國企及其管理人員的行政級別,這一步,至關重要,把這一步走好,接下來的改革才能到位。”

郭林呆了呆,默默點頭。

吸口煙,陸錚說:“我是這麽想的,企業就是企業,清末為什麽洋務運動失敗,就是政企不分、官商不分,等咱們烏山的國企真正企業化後,國企的經營,就交給專業團隊,根據情況吧,暫時我們沒有專門經營國企的團隊,要慢慢來,可能會有個競爭上崗的過程,總之國企這塊兒,不是誰都可以咬一口的蛋糕,咱們龐大的國企真正實現有序轉軌,才能將改革的紅利惠及普羅大眾,希望我們烏山,能為全國企業轉軌摸索出切實可行的經驗。”

說著陸錚笑了笑,又道:“郭林啊,不僅僅是國企,在政治經濟體制的各種改革中,我希望咱們烏山特區都能為全國樹立一個榜樣,一個標杆,你們啊,也要為這個目標努力。”

郭林暗暗咋舌,心說真像自己那個遠房舅舅說的一樣,陸市長野心不小,可是,若用褒義的詞,也可說是雄心勃勃。他一路折騰,都不舍得離開烏山一畝三分地,說到底,都是為了他所說的這個目標吧。

陸市長現在能和自己說這些,說明自己近期的工作他還是滿意的,所以將自己劃入了可以為他做事的幹部的花名冊吧,雖然,這個花名冊可能是無形的。

“市長,我明白了。”郭林忙說,有些如釋重負,也有些壓力倍增,感覺雖然復雜,但面前這位陸市長,和很多領導幹部有著本質的不同,那是顯而易見的。

陸錚笑著拍了拍郭林肩膀,說道:“譚文強的事情呢,親群書記也一直在過問,你再和審計、財政部門溝通下,想辦法嘛。”

郭林默默點頭,聽說霍親群書記對譚文強也有所不滿,難不成,市裏兩位當家已經溝通過,決心拿譚文強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