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城市名片(第2/4頁)

何況淳子掛了俱樂部主席的名號而已,現今俱樂部初創會親力親為,最終整個俱樂部,還是要交給總經理運營,淳子既然選了李小秋,定然經過綜合考量,有她自己的想法。

“市長,我們北鬥星足球俱樂部所有球員正在進行大賽前適應場地的熱身訓練,請您指示!”李小秋語調高亢,就好像等待首長閱兵的戰士。

陸錚笑著揮揮手,說:“行,進去看看,但別影響他們正常訓練,不然輸了比賽我可成了罪人。”

在大家簇擁下,陸錚進了體育場,四層可坐將近四萬人的體育場能滿足各種比賽需要,也是現今國內最先進最大的體育場之一。陸錚當年動議建造這座體育場時,被非議勞民傷財,但現在,烏山體育場已經在國內頗有知名度,概因港台歌星往往會將在烏山體育場開演唱會作為試水內地市場的煉金石,能成功在烏山體育場舉辦演唱會,也是很多內地歌手的夢想。這座體育場對於烏山人文環境的無形提升,起到了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作用。

陸錚進入體育場時,草坪上,北鬥星俱樂部的球員正在德國教練韋勒的帶領下進行訓練,去年,中國國家隊請來了第一位外國教練執教,由此拉開了外教來華執教的序幕,而國家隊請來的教練便是一位德國人,全國各路媒體按慣例對其歌功頌德,把他捧到了天上,成了神一樣的存在,甚至今年的春晚兩位著名相聲演員還把德國老頭拉出來善意的調侃了一番,倒好像德國老頭是無償來中國幫中國提高足球水平的白求恩。

陸錚雖無奈,但也理解,現今中國社會剛剛開放,對國足寄予厚望的球迷們,自然也對國家隊的外教寄以厚望,甚至很多人把外教當成了包治百病的仙丹,以為中國足球自此便可以飛速發展,將日韓遠遠拋在後頭。

不過烏山媒體,一如既往,體育類報刊對國家隊德國教練的評價比較客觀,也不乏批評文章,實際上,也在批評足協的種種做法。

對此陸錚倒是很欣慰,媒體本就該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評論事務更要客觀,這些年自己利用各種機會,大會小會講,在四年前自己主政烏山期間更曾經給了烏山媒體無比的自由,雖然換來的是自己被從烏山調離,但這些種子,都在生根發芽,烏山這座城市的氛圍,和內地絕大多數城市,都已經不同,身處烏山,體會的更加深刻。

現在烏山的幾份主要媒體,幾乎全國的一線城市都能見到,早已經脫離了本地媒體的範疇,而其受到各地市民歡迎,便是因為報刊雜志的風格和傳統媒體截然不同,不僅僅在針砭時弊上,主要還是那種新興中產階級的思想,那種評論人事的客觀中立,令人耳目一新,很受啟發和鼓舞。

明年,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十周年,每每想起,陸錚都感慨不已,自己用了近十年時間影響烏山一地,數次起伏,歷盡艱辛,到得現在,卻只覺得什麽都值了,這種成就感卻是簡簡單單的職務升遷所遠遠不能比擬的。

心潮起伏間,李小秋把德國老頭領了來見陸錚。

陸錚笑著用德語和老頭寒暄幾句,老頭詫異不已,連聲說:“太讓我意外了,太讓我意外了,我沒想到,中國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中國的市長,也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李小秋心裏撇嘴,心說你那是沒去外地,去別處看看吧,你就知道你想象的中國也未必不存在。

而對於陸錚滿嘴流利的德文,聽得李小秋目瞪口呆,印象中陸市長不是初中都沒畢業嗎?怎麽回事?還真是士別三日,陸市長怕是比傳說中還神。

陸錚和老頭聊得很投機,心裏微微點頭。

德國教練韋勒是淳子選定的,其實陸錚倒是知道,一些現在郁郁不得志但以後綻放光芒的世界名帥。不過,陸錚覺得,人的經歷才能決定他的成就,以後的世界名帥,現在請來北鬥星,多半就廢了,還是別暴斂天物好,踏踏實實,請來適合自己俱樂部的主教練是正途。

李小秋很快又把球隊隊長喊了來,一個黑黑的大高個,前國腳,姓趙,被俱樂部高薪挖了過來,很憨厚,聽說陸錚是烏山市長,詫異地瞪大了眼睛,又拘束的和陸錚握手。

對現在的球員,陸錚倒是沒什麽惡感,最起碼是真踢球的,但隨著職業化的深入,一切向錢看,本來就都沒什麽文化,完了整個一堆地痞無賴,球踢得不怎麽樣,耍大牌操作比賽,賭黑球,拉幫結派,甚至為了做掉主教練不惜打假球,一個個比世界頂尖俱樂部的球霸還不堪,可人家球是真踢得好,但你們球越踢越回去,從現今最起碼的亞洲一流掉到以後的亞洲三流還一個個牛氣沖天,就不能不令人厭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