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字頭,小字頭(第2/3頁)

陸錚卻沒想到自己會被安排到這麽一桌,畢竟自己新晉副部,又是副省級城市的市長而已,和在座的經濟大省的省委副書記、重要部委的副部長、國務院直屬辦事部門負責同志等等比較,實在資歷淺薄的厲害。可能一來裴家人愛屋及烏,知道裴老愛護自己;二來爺爺、父親都沒有來,兩人的禮物都是自己帶來的,和坐福壽廳的大姑父比起來,自己倒更像是陸家的代表,加之陸家嫡孫的身份,所以,才被安排在了這樣一個位置。

坐在陸錚身邊的,是嶺南省委副書記秦善文,頭發花白,不過在這桌坐的,多是花甲之年,陸錚便顯得格格不入,太年輕了一些。

大家吃茶聊天,陸錚並不怎麽說話,但是偏偏將話題引到他身上和他說話的人不少,顯然在座的人,對於在烏山風生雲起的這位陸老的長孫都甚有興趣。

秦善文一直和陸錚聊天,詢問烏山的事情,笑著問:“按照你們現在的規劃,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烏山港的吞吐量完全可以實現前人所說,和紐約港等大。”

陸錚笑道:“希望如此吧。”城市建設,在陸錚心目中反而是人文、制度、精神文明等等建設排在首位,基礎設施建設同樣是為人文服務,至於港口吞吐等等,反而居於末席了。在一個城市的發展中,GDP等只是一時興衰,但只要城市文化整體人文素質有良好的氛圍,有特別好的制度環境,從長遠說,這樣的一座城市才充滿吸引力,才會海納百川,容納各種精英人才為其前景奮鬥。

當然,烏山作為北方唯一的經濟特區,有各種優惠政策對外開放,加之陸錚兩世為人的錘煉,招商引資,主打高新科技,城市內又大興土木,其GDP增速自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正和秦善文聊天之時,剛剛去福壽廳轉了圈的裴老的大兒子裴軍長來到陸錚身邊,低聲在陸錚耳邊說:“走吧,在福壽廳那桌給你安排了座位,有人想見見你。”

陸錚一呆,坐在陸錚身邊的秦善文也聽到了裴軍長的話,旋即笑著對陸錚說:“陸市長,有時間我們再聊。”

陸錚點點頭,便起身,跟著裴軍長出了淡雅風華的四季廳,沿著長長走廊,走向福壽廳,離得尚遠,便可見走廊裏數名穿黑色中山裝的小夥子巡視遊弋,戒備極為森嚴。

陸錚心裏微微有些異樣,雖然沒看過賓客名單,但大體上也能猜出福壽廳裏坐的都是什麽人,京派的中堅力量,每一位都在共和國政治版圖中有著自己的位置,而今,自己便要登堂入室,只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才能在京派政治拼圖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陸錚在裴軍長身後進入福壽廳的時候,大姑父宋愛國正笑著說話,他在這次換屆之後,已經晉升中共中央委員、北京市委書記,由能源系統入仕,更曾經被排擠出嶺南,但短短幾年,他便坐穩了執京派中生代牛耳的位置,不得不說,大姑父是個厲害人物。

“錚子,來,坐我旁邊。”宋愛國笑著對陸錚招手。

桌上眾人,目光便一起看過來。

陸錚臉上掛著微笑,在這些權重一方的政界大佬們的注視下,慢慢走過來,坐到了宋愛國身邊。

在座的人,中共中央委員便有三人,非局委的副國級又有三人,包括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孟祥運。

其余十余人皆是位高權重的地方諸侯、中央部委大員,翻雲覆雨、無所不能。

陸錚不知道為什麽,反而心態很放松,好像和他們平起平坐並沒有什麽不妥,微笑著,自自然然的和各位叔伯打招呼,隱隱的,已經有了盤踞一方的氣勢。

宋愛國在旁邊看得暗暗點頭,老太爺說此子終非池中之物,看來果然不假。想想也是,剛剛三十出頭,已經在烏山這樣的特大城市虎踞龍盤,有著自己的天地,手下有大批的追隨者,更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的魅力,雖說缺點也很明顯,但這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已經崢嶸初顯。

孟書記微笑看著陸錚說:“你的建議書我大體翻了翻,很有想法。”

在大家剛剛來到北京飯店,裴老還沒到的時候,陸錚找到了孟祥運,將一份厚厚的建議書交給了他,建議書中,建議在烏山啟動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職業化改革,打破以前法院以行政級別確定法官待遇的做法,法官不再走仕途晉升,取消行政級別,以落實“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司法改革原則。

最近烏山千頭萬緒推動的各種制度改革很多,陸錚知道欲速則不達,是以這份建議書並沒有走烏山政法工作的渠道,而是由他私人交給了孟祥運,只說是個人想法,請孟書記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