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尾聲一(第2/4頁)

海強的原秘書周科長如今提任為市委辦副主任,經過會議室時看見了侯滄海,便停下腳步,主動上前握手。

不斷有企業領導人進入小會議室,又不斷有企業領導人急匆匆走出會場,走出會場的企業領導都雙臉緋紅,神采奕奕。

半個小時以後,侯滄海、楊定和與楊兵一起走進會場。

海強出任市委書記,暫由常務副市長李永強主持市政府辦公會,除了副市長們,建委、國土、規劃、交通、發改委、環保、水務等部門一把手皆在會場。

會議由常務副市長李永強主持。李永強和侯滄海打了招呼,又丟了一枝煙給楊定和,便不再廢話,三言兩語直奔主題:

第一,省發改委集中通過了一批交通、農村基礎設施大項目,以中央資金為主體,也有省級資金,且需要地方配套。根據上級要求,重點扶持項目要按程序進快啟動,從今天開始,每月十五日報進度,隨時接受上級檢查;

第二,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項目手續必須依法在最短時間快速辦完,確保企業開工;

第三,依法獲得項目的企業可以提前進場,進場同時,完善手續。

侯滄海、楊定和與楊兵各自拿了一份項目表,擬交由滄海集團實施的三個項目列入其中。這三個項目是江州濱江公園建設項目、江州新長途客運站建設項目和江州東部連接各鎮的市級公路建設項目,建設費用預算超十億。

江州市政府確定大型建設項目有一套成熟規則:

每年10月底前各職能部門提出列入全市重點建設項目的申請。市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國家宏觀政策,提出下一年度年度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和重大前期工作項目計劃建議。同時,建立項目儲備庫;相關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嚴格遵守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的程序,編制項目建議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基礎資料,開展規劃、用地、環評、地勘等前期工作。

在十一月五日會議後,全省各地區都將自己儲備庫的項目拿了出來,爭取更多項目獲得國家和省級資金支持,以加快地方發展。這個時候就要比硬功夫,誰的項目前期工作更紮實,誰的項目更符合產業政策,誰便能拿到更多項目。江州前期項目準備工作紮實,又由於處於全省第二大城市的有利位置,此次獲得立項的項目極多。

侯滄海將當前形勢看得很清楚,國家為了保增長,必然增加投資。投資要產生效果,項目就必須盡快啟動。他身處如戰場一般氣氛的江州市政府小會議室,不由得生出被一大塊餡餅砸中腦袋的奇異感。這就是所謂大勢,大勢不到之時,想要拿到一個大項目要費盡千辛萬苦,有時會折騰得死去活來。大勢來到時,大項目硬塞給你,強迫你去做。

李永強曾經是江陽區區委書記,與楊定和與侯滄海都是老相識。他對這兩人的能力和人品還是信任的,交待完項目後,道:“侯總,你明確回答,能不能接下項目?有什麽困難?”

侯滄海道:“能接下。困難不少,辦法更多。”

“那就拜托,務必早日開工。”李永強又對眾多職能部門道:“你們按照分工,主動與滄海集團聯系,做好監管、服務、協調,促使項目依法開工,保證質量和速度。”

二十分鐘,侯滄海、楊定和與楊兵走出會場。

楊定和豎起大拇指,道:“侯子太厲害了,你是不是提前得到消息,知道會有這些大項目落下來,提前做好了準備工作。”

“項目多了不是好事,我最擔心資金問題。”

侯滄海作為滄海集團掌舵者,已經不必理會事務性工作,著重考慮的是項目資金,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再好的工程也沒有辦法實施。

市政府會按照進度進行撥款,但是前期必須要有相當墊資,滄海集團雖然現金還算充足,可是嘗夠了資金鏈繃得太緊的壓力,侯滄海還是準備找一找各大銀行,以備不則之需。

他在回工業園的路上,接到了蘇行長電話。蘇行長在電話裏笑得十分爽郎,道:“董事長,你好久沒有召集兄弟喝酒了。”

滄海集團彈將盡糧將絕時,蘇行長根本不接電話侯滄海電話。今天突然主動打來電話,侯滄海立刻明白銀行方面也必然有重大政策調整,笑道:“蘇行長,那就約一杯,在什麽地方?”

蘇行長道:“萍萍山莊吧,我定了位置以後,給江莉聯系。”

回到工業園,侯滄海立刻將江莉叫到了辦公室。

江莉不等侯滄海問話,道:“蘇剛給我找了電話,約好晚上吃飯。”

侯滄海道:“你和他發生過不愉快之事,你如果不願意與他見面,那就可以不參加。”

“我沒有這麽脆弱。經過了那件事,我將男人們的畫皮看透了,看透了,又有什麽可怕。”江莉想起蘇剛可笑的光身體,又想要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