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頁)

下面沒有掌聲。這是黨校每次開會不同於其他地方開會的一個鮮明的特征。黨校內部會議是從來沒有掌聲的。按照某些教授的說法就是,黨校工作講的就是辯證,豈能隨便給予掌聲?掌聲就是一種肯定。而辯證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從來都要求,首要作出正確的判斷,然後才能給予值得的掌聲。馬國志當常務之前,常務校長秦書成是一個從部隊轉業回來的幹部,在部隊聽掌聲聽習慣了,第一次開會,講完話竟是鴉雀無聲,禁不住有些生氣。馬國志事後匯報說:“這習慣已經好幾十年了。沒有掌聲,不代表反對。在黨校,如果真的反對,立即就會有人站出來的。沒有掌聲,已經是一種起碼的肯定了。”

秦書成當然不高興,但後來也就認同了。因為部隊作風,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他還是端著部隊首長的架子,結果在會議上,立即就有教授站出來,當頭狠批,根本就不留情面。這一下子,他明白了馬國志話的意思。吳旗就曾經有一次,直接抓住秦書成說話中的一個小問題,站在會場上,一口氣發揮了20分鐘,弄得秦書成似乎成了個小學生。這以後,他再也不提掌聲之事了。

丁安邦喝了口茶,茶味有點濃,他皺了下眉頭。縣幹班教學是呂專分管的,此刻,他正在通報這一期縣幹班工作的安排。這對於黨校來說,也是老生常談了,程式化,經驗化。但是,呂專特別提出了一條,就是從這一期縣幹班起,“重點加強對學員的經濟理論培訓。特別是當前經濟形勢下,對宏觀經濟管理和微觀經濟處理的應變能力。這方面,請經濟學部延主任延教授要好好準備。以後,經濟學在黨校培訓中的比重還將進一步加大。”

呂專這話,與康宏生書記來視察時他所匯報的內容是相關的。

丁安邦聽著,他並不太在乎縣幹班到底培訓些什麽。都是縣級幹部了,真要說培訓,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都很豐富。人家來學習,是服從組織上的安排,你可不能把他們當做小學生一樣,一點點地灌輸。他這幾天,一直到現在,還在想的是那天呂專怎麽就和馬國志一道,怎麽就坐在馬國志的車子裏呢?呂專後來又和康宏生書記,以及王伊達書記說了些什麽?在三個副校長當中,丁安邦覺得周天浩目前還基本不具備競爭的條件,那麽只有呂專了。依呂專平時的個性,他似乎也對位子不太感興趣。更嚴格些說,呂專是典型的學者性格。當年,呂專提拔副校長時,憑的就是幾大本厚厚的專著。在全國黨校系統,呂專的學術影響是很大的。他的研究面十分廣,觀念新。目前南州市委黨校,唯一的一個獲得了帶碩士生資格的教授,就是呂專。這樣一個學術型幹部,難道也會……

那天下午,康宏生書記和王伊達書記跟周天浩談完話後,又找了湯若琴和延開輝等幾個二級機構的負責人談話。到吃飯時,已經是6點多了。黨校食堂,因為面對的對象不同,與一般的高校食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如其說是食堂,不如說是飯店更確切些。除了一個大廳外,大廳後面又特別修建了一座小樓。這裏全是雅間,也就是包間,一共有12個包間。平時不開班的時候,這包間看似閑著。可是一到開了班,包間就忙不過來了。特別是縣幹班,不論是中午還是晚上,總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在包間裏吃飯的。還有企業班,中午也是爆滿。王伊達對這裏情況當然熟悉,但康宏生是第一次來。一進了包間,康宏生就笑著對王伊達道:“跟我們的大酒店也差不多了嘛!”他指的是裝潢。這是裝潢得最考究的一間,平時一般為校長們預備著的。就是縣幹班學員吃飯,也得先請示了校長才能動用。因此,這間包間在黨校內部還有一個名字,叫“一號包間。”

一號包間不僅裝潢考究,餐具也很特別——全是精致的瓷器。餐廳的服務員也經過了特別挑選,兩個都是從市聯大禮儀班招來的,人長得甜,做事也麻利。一個姓劉,一個姓汪。尤其是小汪,端莊大方。上次大酒店的老總來黨校學習,一眼就看上了她,差一點挖去。最後還是王伊達副書記出了面,說“人是黨校最初培養的,在黨校更有利於工作”,大酒店老總方才作罷。不過,黨校這邊接著就給兩個人加了工資。一個人的優勢,一競爭就顯示出來了。優勢就是價值,價值就是工資啊!食堂這一塊也是黨校三產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留得住學員們的服務,收益就會大大減少。200多號人的福利,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從這裏出來的。

馬國志請康宏生書記坐在中間,康宏生笑道:“到了你黨校,你得坐中間,我可不買單的。要與國際接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