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5/11頁)

“好啊!你這哪裏只是調虎離山,不是還有偷梁換柱、上屋抽梯嗎?真是太絕了!”黃一平贊嘆不已。

“哈哈哈哈!”趙瑞星的笑,不免有點令人汗毛倒立。

“於樹奎會上當麽?”黃一平還是不太放心。

“海北那邊我自有辦法。不過,市裏還要你幫忙配合,否則事情難成。”趙瑞星說。

“一言為定!”黃一平起身告辭。

26

趙瑞星帶領的考察團隊,直達海北縣委辦公大樓。縣委組織部長率領一眾手下,早就在門口迎接。那種稍顯隆重的陣勢,竟讓趙瑞星一愣。

自從三年前屁股坐到老幹部局,趙瑞星幾乎很少再下到縣裏,尤其是於樹奎把持的海北,他更是極少涉足。如今,重新面對這麽多燦爛的笑臉,他心裏既興奮又不免百感交集。同是一個人,同是一個級別,處在不同的崗位,境遇、感覺竟然有如此大的差異,這不僅體現了崗位、權力的力量,而且也說明自己占據的這個常務副部長位置,該是何等的了不起!

到了縣委樓上,於樹奎親自接見考察組全體成員。分別握手寒暄,客套一番之後,又將趙瑞星拉到一間小會議室,說是好久不見,要單獨聊聊。

趙瑞星與賈大雄、苗長林不睦,於樹奎當然心知肚明。何況,廖志國忽然起用了趙瑞星,多數也是沖著制約“三劍客”而來。於是,對於趙瑞星的這次考察,於樹奎也是心存警戒。他與趙瑞星單獨談,是要先摸摸對方的底細。

“趙部長親自帶隊來考察,這是對我們海北重視,給我於樹奎面子哩。”於樹奎打著哈哈。

“於書記太客氣了。我在賈部長手下混飯吃,自然要盡力幫他做事。你於書記親自提出要用的幹部,我這個分管副部長當然不敢馬虎。再說,不也正好利用這個機會,謁見一下你這位海北的封疆大吏嘛!”趙瑞星擡出賈大雄,適度傳遞出聽命於後者的意思,意在麻痹對方。

“你們在海北的公務,我已經安排組織部長全權負責,有什麽要求可以隨時提出來。他們不能做主的事,由我親自安排,保證全部滿足。趙部長,怎麽樣?”於樹奎話裏有話。

“哈哈,這樣最好。不過,有些要求就是你於大人能滿足,我也不敢做哪。”趙瑞星也是哈哈高手。

“嘁!多大點事嘛!在我海北一方土地上,有什麽敢不敢的事情?只要把我們海北的事情辦好了,一切好說嘛!”於樹奎開始繞向主題。

“於書記你放心,林松這個同志我知道,在於書記手下是一員幹將,全市宣傳系統表現也很突出,市級機關反映很不錯。我們來哩,就是走個程序,相信談話、測評情況不會有什麽出入。”趙瑞星馬上給於樹奎遞上一顆定心丸。

於樹奎聽了,原本有些懸著的心放了下來,語氣、神態裏明顯不再有剛才的警覺,道:“趙部長畢竟是老組織,看人準確,說話有分量,天生一副識別人才的好眼力!”

“哦,對了,林松的提拔應該問題不大。可是,按照幹部管理的一般要求,同一個位置上的補缺,應當不能只有一個候選人,還要有一定比例的預備人選。當然啦,這只是一個程序,一個過場。可這個程序、過場也還是要走一下嘛。”趙瑞星說得很輕松。

“這個我知道,你們按照程序正常進行,我們這邊肯定全力配合、支持,共同做好這次推薦、考察工作。”於樹奎熱情回應。

既然話說到此,彼此心照不宣,接下來就無須多說什麽了。

按照預定程序,第一關是進行民主推薦、測評。

本來,像這種涉及縣委領導班子的調整,參與推薦、測評的範圍應當盡量廣泛一些,其對象一般是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等幾大班子成員,縣直各部、委、辦、局、院、行、社、校、所的主要領導,工、青、婦、團等群團組織負責人,以及享受縣處級以上待遇的離退休幹部,等等。而且,從保證公平公正和保密角度講,所有推薦和測評過程,應當全部由市裏考察組掌控,盡可能不讓海北方面的人染指。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趙瑞星卻有意放松了一下。

首先,參與推薦、測評的對象大大縮水,本來應該參與其事的很多直屬部門負責人、離退休幹部大都沒來,甚至連機關部門負責人都只到了六七成。其次,測評打分表格的發放、收集、統計,基本是以海北縣委辦與組織部工作人員為主,甚至最後結果的抄錄與打印都不在考察組的視線。還有,最終對考察對象的確定,也只是由趙瑞星與於樹奎二人碰頭後,電話報告了市委組織部長賈大雄,便馬上公示並進行考察。總之,趙瑞星的這種做法,參照時下組織部門的相關規範,顯得不太專業、乃至有些業余,似乎頗有些兒戲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