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還願(第2/3頁)

蘇紅袖擦幹眼淚未置可否。

這時,黃夢然敲門,何振東說:"等一會兒。"

兩個人趕緊穿衣服,蘇紅袖梳洗打扮後,何振東才開門。

"何市長,我剛和智善大師通了話,還真有緣,剛好在,咱們走吧!"

"有緣就好,有緣就好!" 

何振東一邊說一邊打領帶,蘇紅袖小鳥依人地給何振東梳了梳頭,三個人走出大觀園酒店,打車去了法源寺。

法源寺內古樹參天,尤以丁香著稱,老北京的花曾以憫忠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極樂寺的海棠、天寧寺的芍藥著稱。

清代最盛時,法源寺內有紫丁香、白丁香等三百余株,號稱"香雪海"。如今是夏去秋深,當然無緣目睹丁香花海的神韻。

三個人走進山門,穿過天王殿,迎面便是大雄寶殿。法源寺的大雄寶殿並不高,走上八級台階,就是寶殿正門。正門看上去四扇,只是中間兩扇能開。

殿前矗立著明清時代的石碑六座,其中清雍正十二年刻的《法源寺碑》是法源寺的一篇歷史,殿內梁上,懸掛著清朝乾隆皇帝題寫的"法海真源"匾額,此匾額闡明了取名"法源寺"的含義。

殿中供奉著明代塑造的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菩薩像。大殿兩旁,排列著清代木雕十八羅漢像。

何振東上香後,往功德箱內投了嶄新的一摞人民幣,足有一萬元,坐在旁邊敲木魚的老和尚眼睛一亮,緊接著又閉目念起經來。何振東和蘇紅袖虔誠地跪拜下去,嘴裏默念著心語,許久兩個人才站起來。

這時,黃夢然領過來一位六十多歲的大和尚,身著佛黃僧袍,慈眉善目。"何老板,這位就是智善大師,智善師傅,這兩位就是我說的朋友。"

智善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兩位施主跟我來吧!"

何振東也一躬身說:"有勞智善師傅了。"

三個人隨智善大師走出大雄寶殿,在智善的引領下,參觀法源寺,智善大師一邊走一邊介紹法源寺的歷史,不知不覺走進了憫忠台。

"智善師傅,聽說憫忠台又叫念佛台、觀音殿,不知康熙皇帝禦筆親賜的'存誠'與佛教的'虔誠'有沒有聯系?"何振東望著觀音殿中央懸掛的"存誠"匾額問。

"存誠雖然是儒家的思想,但是與佛教的虔誠不謀而合,意思是說做人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都要在內心保存一顆真誠的心,才能不愧於天地之間。"

"那麽何謂法源呢?"

"滿清立國後,朝廷崇尚戒律,在此設戒壇。雍正十二年,該寺被定為律宗寺廟,傳戒法事,並正式更名為法源寺。乾隆皇帝禦書的'法海真源'的意義表露得很清楚,千條萬條戒律、刑律都是'流',內心存誠才是'源'。律宗是佛教發展到唐代,國家統一,佛教內部也需要實行統一的戒律以加強自己組織的情況下,由道宣創立的一個宗派。律宗把戒分為上持、作持兩門:上持是'諸惡莫作',作持是'眾善奉行'。這就應了那句俗話,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呀!"

"大師講的還是法,到底什麽是源呢?"何振東煞有介事地問。

"施主不妨以法為源,識心達本源啊!"

"大師,佛家為什麽說苦海無邊?"蘇紅袖插嘴問。

"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便是苦海,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大師,那麽什麽是修行?"蘇紅袖繼續問。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去懺悔,這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大師,怎樣做才能功德圓滿?"蘇紅袖虔誠地問。

"這個世界只有圓滑,沒有圓滿,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自以為擁有權勢的人,其實是權勢的奴隸。"

"紅袖,請教得這麽細,想出家呀?"黃夢然開玩笑地說。

"討厭!人家不過是隨便問問。"蘇紅袖白了黃夢然一眼說。

何振東卻一直盤算著怎麽才能打掉蘇紅袖肚子裏的孩子,他隱隱感到蘇紅袖要玩真的,一旦這個孩子生下來,這輩子與這個女人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幹系了,周永年、林大可這些人正找自己的把柄呢,一旦這孩子生下來,自己就死定了。想到這兒,他心一橫,心想,死也不讓她把孩子生下來。

"大師,什麽叫隨緣?"蘇紅袖還在喋喋不休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