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5頁)

杜光輝停了下,底下的聲音小了。他一開口,底下人說話的聲音也起來了。“底下誰在說話呢?要不這樣,我們歡迎這位說話的同志到台上來說話。大家鼓掌!”杜光輝突然提議道。

一片寂靜,接著是涮涮的掌聲。杜光輝笑著,說:“我也不是存心要讓這些同志為難。但是,會議得有會議的紀律。有話可以會後說,這樣,是對人的最起碼的不尊重,更是對茶葉工作的高度不重視。如果這樣,何必來呢?”

杜光輝接著談到了即將開始的茶葉基地開發,談到了省裏已經定下來的項目。說著,說著,杜光輝自己感到自己就像一個演員,在空空的台上唱獨角戲。原來定好了的演員,臨時卻都有事了。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得在台子上,撐著場面。他禁不住有了一絲悲涼。

台下很靜了,杜光輝道:“茶葉開發是個長期的工作,大家都知道,我是個掛職幹部。在桐山,我只呆一年。現在已經呆了一半了。我完全可以完另外一種生活。但是,我選擇了發展茶葉。我就是想:作為一個下派掛職幹部,雖然時間只有一年,也得紮紮實實地為老百姓做點事。我要做的事,就是茶葉開發。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通過大家的共同奮鬥,桐山的茶葉能夠打出品牌,做出名氣,闖開市場,獲得效益。若幹年後,如果有人再提到桐山的茶葉時,會記得一個叫杜光輝的掛職副書記。我就足了!謝謝大家!”

杜光輝說完最後的四個字時,眼角在些發酸了。會場上先是沉默,接著是掌聲,熱烈而真誠的掌聲。杜光輝想:人心總是人心,雖然都是掌聲,可是內容卻不是一樣的。

會後,幾個山區鄉鎮的領導找到杜光輝,要求將茶葉基地開發的任務,落到他們所在的地方。杜光輝說我感謝你們,可是項目得一步步做。下半年,如果爭取得好的話,每個鄉鎮都會有一些的。這些主要是示範,至於大面積的發展,可能還得靠自力更生。

吃飯時,杜光輝找到李開,問高玉怎麽了?李開說:“杜書記這麽關心高鄉長啊。她要是聽到了,一定從床上爬起來的。她重感冒了,拖了下,現在在吊水。”

“你回去告訴她,馬上省農科院的專家要來,讓她準備下,到時要到窩兒山。這些專家,可都是茶葉方面的權威啊。”杜光輝叮囑李開。

李開說:“這沒問題。我們熱烈歡迎。我馬上回去和高玉一道準備。”

下午下班時,杜光輝看到了林一達書記,他出門時,正迎面碰著。林一達先開口了,“光輝書記啊,聽說上午的茶葉會開得很好啊。這就好,就好!我是臨時有事啊,不然我也得去。這是大事嘛。不過,有光輝書記親自抓,我也就放心了。啊,很好,很好!”

“謝謝林書記,不過我還是想說,請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要充分地重視山區的茶葉開發。不能只顧著礦山,茶葉比礦山更重要啊。”杜光輝臉黑黑的,明顯是有想法了。

林一達頓了下,隨即道:“光輝書記這意見對,是要重視,而且要高度重視。哈哈,什麽時候安排下主要領導對茶葉生產的考察,你看怎麽樣?”

“這好,適當的時候我會安排的。只要林書記能將茶葉開發掛在心上,山區的茶葉開發就有希望。”杜光輝道。

林一達又是哈哈一笑,然後同杜光輝道了別,坐上車去了。

杜光輝心裏到底還有意見,他一個人往外走,準備回招待所吃飯。剛到招待所門口,看見藍天木業的孫林正站在門口。他本想退回來,可是覺得不妥,就又走了幾步。孫林跑上前來道:“杜書記啊杜書記,我一直在等你。真忙啊,我想向您匯報一下我們企業的有關情況。”

杜光輝說:“現在下班了。這樣吧,明天你到我辦公室吧。”

孫林笑著說:“杜書記怎麽見了我孫林,就像見了……唉。我已經在桐山飯店訂了,請杜書記一定給面子,晚上一塊兒吃個飯。”

“這不行。我身體不舒服。”杜光輝推道。

“沒事的,不就是吃飯?杜書記在招待所,不也要……還是給我們點面子吧,車子已經過來了,請杜書記……”孫林繼續道。

杜光輝心想,這孫林找他吃飯一定是有目的的。達不到目的,孫林不會罷休。如其這麽讓他纏著,索性就去會會,看看他葫蘆裏到底賣的是啥藥。於是道:“好吧,走!”

到了桐山飯店,杜光輝發現坐在桌子邊的兩位,他都不熟悉。這兩人見杜光輝進來了,馬上站起來,孫林介紹道:“這是縣委杜書記。”

兩個人都伸出手來,杜光輝一一握了下。孫林道:“杜書記,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省電視台的王導,這一位是縣農行的張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