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飯量小,吃三籠就飽(第2/3頁)

葉飛要做的就是最普通的豬肉白菜餡的小籠包。

小籠包,又叫小籠饅頭,這種包子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後來經過發展,在小籠包的基礎上,人們又研究出來了很多種非常可口的吃法。

而葉飛今天做的包子很簡單,就是最常見的豬肉白菜包。

做包子首先就是包子餡,葉飛選用的豬肉是松香豬的五花肉,然後配大白菜。

做之前,葉飛先將水燒上,這才將五花肉切碎,然後將大白菜外面的幾層去掉,只取中間的白菜心切碎,再將二者混在一起,開始用後背刀急速的在砧板上剁。

將五花肉做成肉泥,很多人喜歡用絞肉機,這種機子絞出來的肉泥方便快捷,但是卻很容易將五花肉裏面的肉汁給浪費掉,所以要想讓包子餡淳口幽香,做肉泥的時候葉飛選擇了用刀剁。

將五花肉和白菜全都剁碎,此時,肉汁外出,白菜汁外出,自然的水分將二者混合在一起,然後將調料加入,混合均勻後葉飛將它們放在了一個盤子裏面,接下來就是和面。

和面這種活葉飛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所以也很熟練,只不過這一次和面的水沒有用冷水,而是選擇了熱水。

和面,餳面。

等到這些做完,葉飛將面團在砧板上揉成長條形狀,然後又揪成一個個小面團,總共揪了二十個面團,也就是二十個包子,少了葉飛怕不夠吃。

面團在砧板上擺好,然後葉飛將一個面團在砧板上輕輕一按,面團癟了下去,緊接著葉飛將擀面杖拿過來,將小面團擀成了薄皮。

要想將包子皮擀的薄厚均勻,擀皮的時候就需要點技術了。

葉飛將擀面杖放在面團上,就見他一只手輕輕用力,然後另一只手輕輕的按住擀面杖的另一頭。

這樣擀面皮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去用手再將面皮來回換方向,面皮會自動在擀面杖下旋轉,擀出來的包子皮也是薄厚最勻稱的。

一個個包子皮擀好,接下來就是做包子。

任何一道美食,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視覺,包子也一樣,有些人做包子是門外漢,將餡往面皮上搞一點,然後直接將面皮往中間一擠,上鍋就開始蒸了。

這樣出來的包子要是能讓人有胃口,我才真的信了你的邪了呢。

因為這根本就不叫包子,而是面皮包菜!

真正的一籠好包子不僅好吃,樣子也要好看,這就要求做包子的人經驗豐富了。

葉飛拿起一個面皮,將面皮放在左手的手心上,然後用一個小勺子挖了充足的肉餡放在面皮上。

這個時候,就見葉飛左手的拇指輕輕的按住面皮中央的包子餡,然後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著包子皮的邊緣,輕輕的一捏,然後右手的中指橫在拇指和食指所捏的包子皮下方頂住,捏好之後,葉飛的右手拇指和食指快速移動,在捏好的包子褶旁邊又捏起面皮的邊緣,再輕輕一捏,如此循環。

只不過在捏的時候,右手輕輕的旋轉用力,就見面皮在左手中慢慢的轉動著改變形狀,等到轉了一圈,葉飛也將包子餡全都捏進了面皮裏面,這個時候並不是結束。

就見葉飛這個時候左手托住包子的底部,固定了一下,然後右手還捏著包子褶,再次稍微一旋轉,包子褶成型,緊接著葉飛右手的大拇指拿起來,就見在包子的頂端又一個可愛的小凹坑,這個時候一個完整的包子才算可以。

再看這個包子,雪白的面粉上包子褶均勻分布,稍微旋轉的盤踞在一起,如同一朵盛開的鮮花一樣。

又按著同樣的方法,葉飛將剩下的包子皮全都做成了包子。

這個時候就開始蒸包子。

籠屜在葉飛買食材的時候系統已經準備好,標準的甘竹小格籠屜,每一層四個小格,也就是可以放四個小包子。

蒸包子的時候分熱鍋和冷鍋。

如果是面團提前發酵好,就用熱鍋蒸,反之就用冷鍋蒸。

葉飛的面團是提前餳好的,所以選擇熱鍋。

此時,水早已經燒開,葉飛將籠屜布鋪好,將二十個包子放進了籠屜,放好之後,用冷水輕輕的往上面撒了一點。

總共五層籠屜,葉飛將它們疊放在一起開始上鍋蒸。

蒸了有七八分鐘左右,籠屜上開始有熱氣冒出。

葉飛將籠屜打開,再次往籠屜裏面灑水,包子上和籠屜布上全都保持濕潤,這個時候將籠屜再次放在鍋上,直接大火開蒸。

二十分鐘左右,就見蒸籠上已經熱氣騰騰,葉飛根本沒說話,就見身旁兩道身影嗖嗖的沖了過來。

“臥槽,好香。”

“葉神,好了嗎?這味道我又頂不住了,能不能吃了?”

“我也頂不住了啊,葉神,快點開爐!”

葉飛聽到吃遍夫下的開爐,直接腿一軟,差一點趴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