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引導(第2/2頁)

“肯定會眼紅啊!你們舅舅娘娘這些在田裏頭刨食的農二哥,一年到頭落得到好多錢嘛?要是曉得咱們一天就賺三百多,那還不眼紅死?”王吉昌快嘴快語道,渾然忘了一天前他自己就是一個土得不能再土的農二哥。

“眼不眼紅我不清楚,但是羨慕是肯定的。好,問題來了,要是他們看到咱們這麽賺錢,也想來開一家米粉店,然後讓我們教他們技術,爸,媽,你說咱們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技術是教還是不教?同意,四方就這麽大,吃米粉的人就這麽多,一旦他們開起來,味道又跟咱們一樣,你們說,咱們的生意還好得起來嗎?”

“這還用問嗦?搭夥吃哪個有吃獨食安逸嘛!”王吉昌冒了一句。

“爸,你這話也算是話糙理不糙!所以,咱們的生意要想好,這‘曾嫂米粉’就只能由咱們自己來開。”

“可是,即使我不告訴他們賺了好多錢,要是你們那些娘娘舅舅問起這米粉咋個冒,我難道也不說?這個……這個咋個做得出來嘛……咱們開店的錢都是從你們舅舅他們那裏借的——”母親一臉的為難。

“我說你曾凡玉也是!這個有啥子做不出來的嘛?!我們借你們兄弟的錢,遲早要還他們啊!又不是不還?但是你要是告訴他們咋個冒米粉,要是你們兄弟也在四方開一家米粉店跟咱們搶生意,那你還想不想賺錢了?還要不要勃兒上大學了?以後他結婚,生娃娃,你還存不存錢了?”王吉昌本來就不爽那些曾經看不太起自己的妻子的娘家人,現在又涉及到自己以後能不能繼續“賺大錢”的問題,所以,在聽了繼子的一番話後他甚至比王勃還要擔心這一問題。

王勃最初還頭疼如何去說服自己那太過善良,耳根子又軟的母親,現在看到繼父的模樣,倒是不怎麽擔心了。王吉昌的自私自利正好可以軟化一下母親太過善良的天性。

“媽,借錢和開店是兩回事。舅舅他們借咱們錢,咱們會還,他們的情,咱們會記。報答他們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我同意小舅母來咱們店裏上班,也算是對小舅的一種報答。但絕對不是通過讓他們自己開店,或者把冒米粉的技術傳授給他們去報答。因為這會嚴重影響到咱們自己的利益,影響我們賺錢。媽,你是想一天賺三百,還是一天只賺三十,甚至倒折本?”為了讓自己的母親稍微精明一點,王勃也算是苦口婆心了。

母親這一輩子,勤勞,善良,大度,真誠,無私……具有中國傳統婦女的一切美德,無論對自己的兒子,丈夫,父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乃至周圍的鄰居,沒有哪一個不說她好的。

但是,她這一輩子又是過得怎麽樣的呢?她又受到了周圍人如何對待的呢?第一任丈夫在孩子只有九歲的時候便喜新厭舊,拋棄了她。第二任丈夫好吃懶做,成天沒日的打牌賭錢,跟著他二十多年都沒過上什麽好日子,最後直接將她摔死。她對兄弟姐妹們好,在兄弟姐妹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無私的幫助,兄弟姐妹們當然記著她的恩情,但他們自己的日子也就那樣,很難在大姐困難的時候給予多少實際性的幫助。而鄰居們對她的表揚、贊美或者同情也僅僅局限在口頭上,說她遇人不淑,命運多舛。

“曾凡玉是個好人,也是個苦命人!”這就是一般人對母親的評價。

王勃慶幸有了一個善良無私的母親;但他卻不希望自己的母親因她的太過善良而被人利用和傷害。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欺,這絕對不只是說一說的。母親上輩子所遭受的命運和苦難,一定程度上和她本性的良善和軟弱不無關系。

如果母親是一個天性強勢的女人,甚至做一個潑婦,自己的親生父親怕是沒那麽輕易的就敢出軌,將自己的原配棄之如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