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由儉入奢易(第2/3頁)

所有人都勸王勃,不要這麽浪費,一暈一素一湯,三個菜已經很不錯了,農村人除了村長,書記家,做生意的,其他人家,哪個敢過這種生活?而像雞鴨鵝魚兔這些,自家屋頭的人偶爾吃吃也就罷了,所有的員工都要跟著整,再富裕的家庭沒得幾天恐怕就要吃垮敢(吃破產)!

父母,小舅和小舅母的勸說,王勃十分的理解,因為就在不久之前,他家也是那種一兩個星期也不見得能吃回肉的勞苦大眾,自己這樣任性隨意的大吃大喝,在節儉慣了的母親,舅舅舅母們眼裏實在是有點“驚駭世俗”,享福想過頭了!

雖然理解,但王勃心頭其實卻不太以為然的。七月份過的那種舅舅舅母們眼中的“縣委書記的日子”,其實不過就是他前世工作後最尋常不過的日子。前世的他雖然混得不咋地,但是在吃食上,卻比較講究,也沒虧待過自己,基本上是想吃啥就買啥,或者買回家自己弄。

不過,雖然不以為然,王勃最後還是聽了父母和親戚們的意見,除了在周末的時候加個大菜給員工們打牙祭外,平時的午餐和晚餐,還是一葷一素一湯。倒不是他舍不得,只是覺得到什麽山唱什麽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活法,強行提升大家的生活水準,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解英,李翠等人就多次向他發出玩笑似的感嘆,說她們現在回家,自己家裏面的飯現在是完全吃不下去了,哪怕一回家媽老漢兒就去趕場割肉給自己吃。和米粉店的夥食比起來,她們家裏面的飯菜就如同是“牢飯”一樣,完全沒滋沒味。

不想太快的“移風易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曾嫂米粉”過不了兩個月就要走連鎖道路,總店的夥食標準一下子提得這麽高,以後的分店又咋辦?即使不考慮錢的問題,總店的夥食有這麽好,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王吉昌和曾凡玉兩人的廚藝好,會弄菜,以後分店的員工又誰來弄?如果沒有會弄菜的員工難道說還要專門找個廚子給大家弄一日三餐?怕到時候只能以餐貼的形式發下去讓員工們自己解決中餐和午餐問題。

如果以後給分店發餐貼,那就要有個標準,標準從哪裏出?自然是總店。所以一開始就不能將標準弄得過高,到時候讓自己下不了台。

而且,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大半個月的“奢侈”夥食還不足以讓手下的員工形成習慣和依賴,要是多吃幾個月,一旦店裏的效益不好——當然,在王勃的設想中這種情況不一定會發生,但是人生都有個起伏,這生意有起伏也再正常不過——,到時候要大家“節衣縮食鬧革命”的時候,員工們肯定會有怨懟,心頭會不爽,滿意感,幸福度“嘩嘩嘩”的朝下掉!

所以,綜合考慮之後,雖然現在已經結束了財務危機,米粉店這頭現金奶牛又源源不斷的開始擠奶,王勃並未讓父母多加一個菜,多做一份湯,仍舊是八月份的一葷一素一湯。

至於雞鴨鵝魚兔這些,就當成是以後不定期的獎勵吧,比如那天營業額創了新高,就加個大餐!

獎勵會讓員工們感謝,而一旦弄成習以為常的定制,那就不是感謝,而是理所當然了!

午飯的時候,眾人自然把王勃拿來開玩笑。

“勃兒,今天中午那個女娃娃是你同學哇?長得好乖喲!她是不是你的女朋友嘛?”小舅母鐘曉敏忽然說,鐘曉敏也是最喜歡跟他這個外甥開這種玩笑的舅母。

“我倒是想,但也要人家看得起我啊!”對於這種玩笑,重生後的王勃從來都是興致勃勃,一點也不憷的。

“看不起,她咋看不起喃?我們勃兒要人才有人才,要成績有成績,現在家屋頭(家庭條件)又變得這麽好,她憑啥子看不起?你們說是不是?”今天才第一次正式上班的謝明芳馬上接口道。

“就是就是!只有她配不起我們勃兒的,沒有我們勃兒配不起她的!”大舅母晁仲慧也跟著起哄。

幾個舅母的話聽得王勃一陣臉紅。

這時,鐘曉敏又把話頭對準王吉昌和曾凡玉。

“王哥,姐姐,勃兒的那個女同學你們都看見了啊?你們看得起沒有嘛?那女娃娃長得撐撐展展(好身材),高也有那麽高,模樣也俊俏,我覺得還不錯的。”鐘曉敏說。

王吉昌和曾凡玉一臉笑嘻嘻,還沒開腔,一旁的解明芳便道:“你們看王哥和姐姐兩個臉都笑爛了,肯定是看起了啊!王哥,姐姐,勃兒好本事,這麽快就給你們找了個這麽漂亮的兒媳婦,安逸安逸!”

面對幾個弟媳婦的玩笑,王吉昌根本不知如何回答,只有一個勁的說:“你們說啥子喲,還是當舅母的!真是說啥子話喲!沒有個舅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