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換位,VIP卡

王勃對上課的新鮮只維持了一個上午,等到下午開始上課的時候,上午的那種新鮮勁就不見了,有的只剩下“痛苦”跟“煎熬”。

因為高中階段的所有知識他都學習過一次,暑假的時候又從頭至尾把以前丟掉的知識撿了起來,盡管只撿到高一,但是有了從初一到高一的這些知識打底之後,再去念高二的課程,他只需要聽老師點一下,或者根本不需要老師的點撥,他自己看一下教科書,整個篇章的結構,要點就如同死灰復燃一般從他那被遺忘的記憶中活了過來。這些對班上的其他同學需要一節課才能消化和吸收的新知識,對於他這個過來人而言,卻是陳飯,僅僅在開場的十來分鐘,就被完全的消化吸收,甚至還能舉一反三,讓他由此想起更多的知識點。

於是,剩下的大半節課對他來說就完全成了雞肋,毫無意義。

這還是數理化這些需要有一定邏輯思維的科目。

而語文,一目十行的翻一下,該文作者想放什麽屁,反應什麽,抒發什麽,或者想映射,諷刺挖苦什麽,前世看過幾千本小說,自己也碼過兩三百萬字的王勃立刻就心如明鏡,聞弦歌而知雅意。他甚至還猜得到教育部的那幫老爺為何要選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騷到了對方的癢處,又有哪些地方跟當下的主旋律高度吻合,值得灌輸給當代的中學生,對其潛移默化。

至於英文,得,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讓台上的那個也是四川外語學院畢業的余德英余師姐下來,他來上。不說其他,單說口語,王勃就覺得這師姐真的應該跟著BBC或者CNN的播音員再苦練個一兩年。

前世的王勃,盡管過了專業八級,英文中的聽、說、讀、寫、譯,除了說,其余幾項坦白講都不怎麽樣,離高手還有一段距離,唯獨在口語一項上,卻頗有研究。原因也很簡單,畢業後他就進了外貿企業,考慮到工作中要跟洋人面對面的交流,為了讓自己的英文顯得地道,王勃至少當了大半年的BBC的“播音員”,當然只是跟讀。但也是那半年的錘煉,耍嘴皮子,讓王勃的口語經常以假亂真,不曉得的還以為他去英國留過學。

對王勃這個在大學拿了筆試和口試兩個專業八級,詞匯量超過一萬三,即使因為畢業了這麽長時間的關系詞匯量有所萎縮,那打個八折也差不多過萬的人而言,看高中二年級的英文教科書,跟高中生看小學生的語文書沒什麽區別。

上午,王勃還可以靠打望班上的曾思琪好歹消磨一下時間,但到了下午,當曾思琪自己都不一定清楚自己頭發發卡是什麽顏色和形狀,自己T恤背後有幾個字母,而王勃卻一清二楚的時候,最後一個消磨時間的點也消失了。

王勃開始變得百無聊賴!感覺度日如年!特別是旁邊還坐在一個“爛人”的情況下,王勃抓狂的心思更甚。

劉偉這個小學同窗兩年,高中同窗三年的老同學怎麽說呢?除了有點愛占小便宜和時不時愛在王勃面前顯一下家庭的優越感外,其實倒也沒什麽大的毛病,至少從王勃前世接觸的那麽幾年時間來看。

但這裏有個前提,那就是王勃沒有變化,仍舊是那個窮得連衣服褲兒都買不起而要靠撿的“窮酸”。

可重生後的王勃既不窮又不酸,當劉偉再次面對王勃,一個他“最了解”以前基本上是“平視”偶爾還能“俯視”現在卻只能“仰視”的人時,劉偉便不再是王勃熟悉的那個劉偉。

從劉偉昨天一些細微的小動作,小眼神,王勃已經有所察覺自己這同桌面對自己的“崛起”,心裏怕是有些失衡,他其實倒也理解,也沒怎麽放在心上。

嫉妒心,紅眼病,跟人的同情心,憐憫心其實都差不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區別在於多少和程度。

但中午韓琳,周書,徐晶等人的一席話卻讓王勃沒想到這家夥會失衡到這種地步,用一種酸溜溜的語氣到處散播他的“光輝事跡”。這足以證明這家夥最基本的人品都有問題,至少不符合王勃的胃口,也不符合韓琳,周書,徐晶三個女生的胃口,不然,人家跟他無冤無仇,為啥一見王勃就下他的爛藥?肯定是極其不屑這家夥的為人。

不能跟劉偉坐在一起了。

這是王勃下午一直在轉著的念頭。

不和劉偉坐在一起,那就只有調位。七班的座位最初是在大家自願組合的基礎上結合身高來安排的。同桌各自組合,然後高的坐後面,矮的坐前面。因為剛進高中的時候王勃就只認識劉偉,劉偉在男生裏面也只認識他,兩人於是自然而然的坐在了一起。如果王勃不重生,他會跟劉偉坐三年。現在重生了,他變了,劉偉不變,他還是會跟他坐三年。但這家夥穩不起,很快也跟著變,變得王勃不認識,不喜歡,那就只有“揮劍斬情絲”,結束掉這段“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