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正規化(第2/3頁)

“多勞多得嘛!”王勃笑著說,“人家田芯給咱們提個漲價的建議,每天就要多賺好幾百,200塊,不高!況且,知道店長有這麽高的工資,對其他員工來說,也是一個奮鬥的動力嘛!”

王吉昌想了想,覺得也是,於是點了點頭,“隨你了!那關萍喃?你打算給她好多?”

“550怎麽樣?”

“比其他人多了一百,差不多!每天的記賬算賬,還是很麻煩的。”王吉昌一想到賬簿上那一筆筆的數字,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利索的他就是一個頭兩個大,倒不覺得給關萍的工資開高了。而且他也知道,即便是550,關萍也只拿得到250,大頭是要交給她老子關永祥的。

“爸,媽,還有一件事,我需要跟你們商量一下。既然米粉店準備正規化,以前的采買,員工每天的夥食開銷,包括我們一家人的用錢,我也打算立個規矩起來,以便公私分明,關萍那裏也好做賬。

“具體說來就是原材料的采買,需要多少錢,你們以前是找我,現在就去找關萍,向她請一筆款子,采買回來後再找關萍銷賬。爸,以前你買啥子東西,用了多少錢,我也沒怎麽過問過,你也用不著向我銷賬。但是現在既然正規化了,每種原材料買了多少,用了多少錢,你自己就要做個記錄,免得關萍那裏無法做賬。她的賬做不好,米粉店的利潤也就不好計算,一年到頭咱們到底賺了好多錢也是不清不楚的。

“每天員工的夥食開銷,同樣找關萍請款。當然,夥食開銷太過瑣碎,可以一次性多請點,比如一個星期。這個就不需要記賬了。

“最後,是我們一家三口的開銷。以前,我們一家要用錢,都是從米粉店每天產生的流水裏面直接拿,也從來沒記過張。現在,我準備換種方式,既方便店裏記賬,也方面我們自己。具體說來就是我們三個,以後也像店裏的員工一樣,到了月底領工資。至於工資的標準,我們三個先暫時比照店長,一個月領650,你們覺得如何?”

王勃一不作二不休,幹脆將他準備對米粉店進行的改革一五一十的全部說了出來。

王勃一次性說得有點多,王吉昌簡單的腦子一時之間便有些反應不過來。

“勃兒,你是說以後不管是采買,還是每天夥食的開銷,不從你那裏要,改從關萍那裏要?”王吉昌問。

“對頭!但跟以前有點不同,那就是采買的東西,不管是用了一千也好還是只用了一塊也罷,你都要做好記錄。夥食開銷不用記。哦,對了,為了防止關萍從原材料清單上看出配方,那七八種不常見的香料就不用給關萍看了,數量和價錢加個總數,用‘特種香料’代替,拿給關萍做賬。”王勃對王吉昌解釋道。

王勃之所以要王吉昌記賬,自然是為了防止自己的老子中飽私囊,貪汙公款。現在米粉店開業的時間不長,他也沒缺過王吉昌的零花錢,王吉昌自然沒貪汙的必要。但是以後隨著連鎖店的增多,原材料采購的數目增大,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公私不分,沒有規矩,無法掌握家中財政大權的王吉昌說不得就要渾水摸魚,打原材料采購款的主意了。

所以還是未雨綢繆,防微杜漸的好!免得自己一家人傷了和氣。

不過,水至清則無魚,王勃也給自己的老子留了點上下其手的空間,那就是每天的夥食開銷。如果王吉昌有心想密,多多少少每天還是可以密個幾塊錢的。

王吉昌一聽記賬,立刻頭大,苦著臉說:“記倒是可以記,但是很多字我都寫不起得嘛。”

“這樣,爸,你把你的本子拿出來,我把有關原材料,包括所有香料的字都給你寫出來,以後你記賬的時候照著寫就是了。”王勃對王吉昌道。他知道自己的老子的文化也就小學一二年級的水平,認識幾個字,也會寫一些字,但數量十分的有限。

記賬的事暫時告一段落,但對於三人的工資王吉昌卻還有疑問。他不是對自己和王勃的母親領工資有疑問,而是對王勃。

“我和你媽都領工資我倒是沒啥子意見得,650一個月,我和你媽也差不多夠了。反正以前也是找你要,現在不過是月底一次性找田芯拿。但是,你為啥子也要拿喃?你現在天天都在學校讀書,一天三頓都在店裏頭吃飯,你一個娃娃家(小孩),拿那麽多錢幹啥子?要不,你的工資拿給我和你媽給你保管,你要錢的話直接找我和你媽要?”王吉昌有些期待的沖王勃說。

王勃哭笑不得,心道自己這老子還是把自己當小孩在看待。他只好耐著性子解釋:

“老漢兒,我不是也有應酬嘛。華華姐,薛濤,董貞,還有班上的唐建,這些人的媽老漢兒都算是四方有頭有臉的人。跟這些人的關系,我不維持嗦?咋個維持?總要請人家吃一兩頓飯啊。如果人家請我上門切耍,我總不好打空手,也要買些禮物啊。還有和班上的同學,一起出去耍,吃個飯,買兩瓶水什麽的,這些不花錢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