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音樂天才1(第2/3頁)

但是,當三人按照王勃的修改僅僅彈奏了一小段主歌後,立刻臉色大變!

這,這怎麽可能?這王子安挑的每一處錯,幾乎都是有的放矢,正中要害!有一兩次乍看不太和諧的地方,多彈兩遍之後,立刻品出了味道!

好厲害的音樂直覺,好強的編曲功夫!

高手,真正的高手!

天才,融作詞作曲和編曲於一體的,百年難遇的音樂天才!

幾人再看那個坐在一邊,閉著眼睛,無比享受的聽著幾人彈奏的王子安,目光便從當初的不以為然,不屑一顧變成了深以為然,五體投地!

“王子安,我胡小琴這輩子沒服過任何人,連學校的音樂老師,音樂教授,我也覺得不過爾爾,大多素餐屍位,徒有虛名罷了。今天對你,我是服了。”胡小琴佩服不已的道。

“王子安,你的音樂直覺太可怕了!你真是一個天才!”抱著吉他的何雲湘也跟著道。

方悠的神情一開始是震驚和佩服,但很快就變得垂頭喪氣,懊惱不已,“王子安,我忙活了好幾天,結果卻不如你幾分鐘。你根本不需要我給你配樂,你自己就會,對不對?”方悠苦著臉,一副毫無信心,被嚴重打擊的模樣。

而馬麗婷,看向王勃的目光中,則有無數的小星星在飛舞,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幾個川音美女的贊美,讓王勃心頭得意,驕傲無比。這眼神,這表情,這贊美,可是前世他從未享受過的。尤其是想到這些人,不是廖小清,唐建這些毫無樂理知識的外行,而是堂堂正正,接受過華夏正規音樂高等學府教育的科班生,這種驕傲和得意,便翻倍的增長,爽上加爽。

不過,王勃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自己到底有多少斤兩,幾個被表象蒙蔽了雙眼的川音學子不清楚,他自己卻是瞎子吃湯圓,心頭有數,一清二楚,自家人知自家事。享受了幾人的贊美,過了一陣飄飄然的癮後,王勃便連忙擺手的說:

“學姐們,你們太過獎了。我這是野路子,純草根,沒受過正統的音樂訓練。你們說的很多專業術語我其實是聽不太懂的。憑的就是一個感覺。直覺告訴我應該怎麽改,我就改了。實際效果好不好,還是要試過才知道。方悠姐,你也不必妄自菲薄,編曲的話,坦率的講,我懂得其實不多,只能說略知一二。如果沒有你的原作,我也無法二次改進。打個比方,你就是廚師,我就是一好吃狗。我可以挑刺說這不好吃那不好吃,這個鹹了那個淡了;但也就誇誇其談,真要我自己去做,反而難了。”

王勃說的是大實話,但此時此刻,聽在幾個女生耳中卻以為他在拽著胡子過河——牽須(謙虛)過渡(度)!這王子安,有才而不驕,恃才而不傲,更不居功自傲,難得的好人品!幾個人,包括馬麗婷,都覺得假以時日,只要此子願意吃音樂這碗飯,幾年後必將震驚中華樂壇!

大體的編曲是沒什麽問題了,剩下了就是找錄音棚制作。

尋找錄音棚的過程中,方悠大致給王勃介紹了一下音樂作品的制作流程。一首歌,詞曲出來之後,只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想成為音像店的卡帶或者CD,還需有經過很多步驟。

首先是編曲配樂,根據歌曲的風格和類型,配上不同的樂器,和聲,和弦等。有樂器,自然就要有演奏樂器的人,也就是樂隊。樂隊的大小,根據配器的多少而定。少的一兩個,多的七八個十來個,甚至用一個大型的交響樂隊來伴奏的都有可能,比如在維也納大廳唱歌的某位“女將軍”。樂隊的每個人,都需要編曲的人寫一個分樂譜,人家才好照得分樂譜來演奏。然後就是樂隊指揮。誰先誰後,多少個拍子,速度的控制,都需要指揮來把控。

作詞作曲,編曲,樂隊有了之後,然後就可以進錄音棚錄音了。

一首完整的歌,有歌手唱的人聲,有樂隊演奏樂器發出的聲音,有些根據需要用真人“啊啊啊”,“哦哦哦”,“哼哼哼”或者重復某段歌詞清唱出來起背景和裝飾作用的聲音,和聲,所有的這些聲音,都要錄音師分別錄制。錄制出來的每一種聲音,叫做分軌。

分軌錄完之後,接下來就是合成,把一個個分軌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專業術語叫做混音,由棚子裏面的混音師來完成。當然,很多時候,尤其是對於節奏強烈的流行歌曲,還要加上或多多少的特效。特效由MIDI合成器來模擬。因為很多音,比如重低音,立體聲等等特效音是無法由人聲或者樂器聲弄出來的。

混音完成後,就可以刻盤制作母帶了。母帶一出來,便可以交給音像公司發行出售,上架賣錢。

在整個音樂制作的流程當中,因為涉及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比如編曲,樂隊,指揮,錄音師,混音師,價格必然不菲。根據歌曲的難度和這些人員的名氣、水平,價格從數千,上萬,數萬,數十萬不等。像王天後的金牌制作團隊和川音學校周圍的這些私人小棚子的要價,那自然是天差地遠,一個天上一個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