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五虎將的憂慮(第2/2頁)

接下來的一兩個星期當中,兩人又找了幾個企業,然後,幾乎所有被二人接觸過的買家,都無法理解兩人嘴裏騰訓公司的技術和無形資產的價值。有收購意向的,卻提出只能按照公司有多少台電腦,有多少服務器,有多少桌椅板凳等實體財產進行收購,對公司的報價,最高的一家,也只有六十萬,和幾個合夥人的心裏底線100萬有不少的差距。

五虎將之一的陳斌出身金融家庭,看到執政官和運營官跑了大半個月,身上的肉都跑掉幾斤,也沒跑出個名堂後,決定親自出馬,找銀行貸款。負責信貸的主任問他有什麽可以抵押的。陳斌說有電腦,有服務器。主任又問,電腦是新的還是舊的?陳斌實話實說,舊的。主任笑了笑,指了指街對面的典當鋪,說,您大概走錯地方了,對面那家可能更適合貴公司。

一個月過去了,幾個合夥人東奔西跑,也沒將公司賣掉。一個月前說是將股本增加到一百萬,但是一時半會兒,幾個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又哪裏拿得出來。當初五個人一起投資五十萬,就已經是破釜沉舟,將各自老底掏幹,現在又要拿五十萬出來,怎麽拿得出來?

沒奈何,公司賬上的現金流已經快要斷絕,公司存亡就在眼前,再怎麽不好意思,幾個年輕的合夥人也只得拉下臉,厚著臉皮去找各自的親朋好友借。深市稍微認識的人,都被幾人借了個遍。東湊西挪,最終又湊了五萬塊錢劃到公司的賬上。幾人在借錢的時候一度說能否將借款轉換成騰訓的股票做抵,所有人都或直接或婉轉的表示拒絕。其中一個慷慨的直接說,你們這公司如果最後真倒閉了,這錢也不要你還了,但是你們公司的股票,算了,你們還是自個兒留著吧。

時間飛逝,轉瞬間到了九月底,十月初。OICQ的注冊用戶每月以幾何級的數量增長,期間,公司又買了一台服務器放到電信局去托管才能應付日漸膨脹的數據處理需求。服務器一買,幾人已經降到最低的,只能維持溫飽的工資一發,房東的租金一除,上個月五個合夥人求爹告奶討來的五萬塊錢,便又有些捉襟見肘,所剩無幾。

在四處碰壁,面對公司想賣又不掉的窘境,公司的首席運營官李曉波對幾個合夥人說:“我和老馬以前找的都是本圈子,信息產業的企業和個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些人,包括我們,都看不清未來,包括即時通訊的祖師爺,美國的ICQ也是一直在燒錢,找不到盈利模式。所以,我們不能在圈子內融資,這些人,人老成精,不見兔子不撒鷹。我們應該去找一些更瘋狂的人,一些不看重眼前利益,只關注未來潛力,通過上市或者二次出售,在資本市場套利的VC,venturecapital,也就是風險投資!是的,我們應該像ICQ一樣,去找風投要錢!”李曉波捏著拳頭捶了捶眼前的茶幾,狠狠的說。

馬騰,張東,李唐和陳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馬騰正待點頭,就在這時,他忽然聽到外面有人一聲喊:

“馬先生在嗎?請問馬騰,馬先生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