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人生有此一友,足矣!(第2/2頁)

實際上,《鄉村教師》之所以優秀,在“劉電工”數十篇科幻短篇中出類拔萃,別具一格,除了其獨特的敘事結構外,在描述地球之事和宇宙之事所用的截然不同的文筆也讓人稱道:

一個土,一個洋;一個簡單內斂,一個繁復華麗;一個接地氣,帶著土腥味兒,一個高大上,不食人間煙火……不同的筆觸和迥異的文字風格帶來了美學上的強烈反差,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交替穿插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體驗到不一樣的意境,進而受到強烈的感染和震撼!

然而,“劉電工”畢竟是個理工男,他為人稱道的是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腦洞大開,常人所無法想,也想不到的驚天創意而非他的文筆。“劉電工”的文筆,坦率的說,算不上優秀,至少跟他的想象力相比不在一個維度上。這也是前世的“劉電工”已經在科幻圈爆得大名,但還是經常被傳統作家所詬病和看不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文筆不行!入不了傳統作家的法眼!

而王勃,在重寫《鄉村教師》,包括他以後將要陸續借鑒的中篇《流浪地球》和長篇《三體》時,便希望通過自己超越“劉電工”一大截,和一流作家比也豪不遜色的文筆,結合“劉電工”獨一無二的想象力,一加一大於二,創作出震驚中國,驚動世界的雄文,大作!

目前看來,在“慢工出細活”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一切進展順利。已寫出來的五六千字,王勃反復重讀了好幾遍,和前世記憶中“劉電工”的原作比,王勃覺得完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總體來講,到目前為止,王勃的“借鑒”工作大體流暢而順利。特別是當他經過幾天連續高強度的寫作後,當初在大學時那種一心下想要一書成名天下知的已經很久沒感受到的寫作熱情和寫作狀態又回到了身上。

不過就在剛才,他在描寫銀河碳基聯邦艦隊的清掃行動這段情節的時候,遇到了幾個技術問題,比如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到底處於銀河系的第幾條懸臂他就稀裏糊塗,不清不楚,需要查詢相關的天文學資料才能確定下來。

這種技術上的細枝末節,完全可以等整篇文章的初稿完成之後再來補充修改,但王勃卻是一個性格上追求十全十美,十分“軸”的一個人。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他的心頭便始終會有根刺,刺得他坐立不安,心緒不寧,難以將此問題跳過去寫後面的內容而總想將其先除之而後快,他的心靈才安寧得下來。

在寫作上,王勃就是這樣一個吹毛求疵的人。這種性格的養成,跟前世他用電腦寫文不無關系。用電腦寫文時,遇到任何問題,他都可以馬上問度娘,百度百科乃至翻墻訪問谷歌和基維百科。現在坐在教室裏,沒度娘可問,而且今年才1999年,谷歌好像也還是在娘胎之中。

王勃看了看表,三點半,離第二節課下課還有十來分鐘。

“小清,剩下的兩節課我不上了。我要去一趟圖書館查點資料。待會兒如果有老師問,你就說我肚子痛,去醫院看病了。OK?”王勃合上筆記本,結束自己的寫作狀態,對身邊的廖小清說。

“啊,你要去圖書館查資料?不能等周末的時候再去嗎?”廖小清有些訝異的道。

“卡文,我等不及了。需要立刻知道答案。拜托拜托。”王勃沖廖小清一笑,心頭卻在想在待會兒去了圖書館要不要給自己的“未來的丈母娘”打個招呼。

到底要不要打招呼呢?

Tobeornottobe?

這是一個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