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復賽4(第2/2頁)

《萌芽》的主編趙長天放下手裏的文章,將目光看向中國作協主席鐵琳,問:“鐵主席,你的意見?”

“文章絕對是好文章,但是由一個17歲的高二學生,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寫一氣呵成的出來,對我而言,實在是有些難以置信。”鐵琳說。

“葉主席,你的意見呢?”趙長天又把目光看向魔都作協主席葉醒。

“我的意見跟鐵主席一樣,對文章的真實性持保留意見。”葉醒直接道。

“曹教授?”趙長天把目光看向北大中文系的教授曹文選。

“按理說,王子安在考場上沒有任何舞弊的通過了考試,寫出來的文章,我們應該按照文章的真實水平進行評分,給予一等獎。但是,鐵主席和葉主席的懷疑也很有道理,如果我們給予對方一等獎,就算是對那王子安的官方認可。如果以後發現對方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或者說就此曇花一現,泯然眾人,再也寫不出什麽好的文章,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懷疑,那我們這些作為評委,成就對方名聲的,肯定首當其沖,難辭其咎。

“唉,這王子安也是,復賽的時候,稍微寫一篇過得去,水準不失太多的文章就行了嘛。憑借他的那篇《談革命》,也足有讓他獲得一個一等獎的席位。偏偏用力這麽猛,倒是把我們幾個老家夥弄得不上不下,不曉得該怎麽辦了!”曹文選搖頭苦笑說。

實際上,曹文選說的其實也是事實。在座的都是文人,都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道理。歷史上幾乎所有名垂千古的好詩詞,好文章,都不是在考場上寫出來的,而是來自於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復賽,主要的目的是對初賽者的文字能力進行現場測試,以防作弊,並不一定要拿復賽作文來評獎。而實際的結果表明,基本上所有參賽者的復賽文章,都沒有初賽文章那麽優秀,達不到初賽文章的水準。

現在,在幾個終極評委的面前,卻活生生的出現了一篇可以跟初賽文章相提並論,毫不遜色的復賽作文,這一反常的情況,想不引人懷疑都難!

難道這王子安真的是初唐大詩人“王勃王子安”借屍還魂?有人不禁開始聯想。要知道,王勃的那篇名傳千古的駢文《滕王閣序》就是在一次赴宴的過程中,被主人現場邀文。才情勃發的王勃王子安揮毫潑墨,一氣呵成,幾乎毫無停頓的寫出了這篇流傳千古的應景華章《滕王閣序》!

曹文軒這麽一說,其他人都深有同感,一起也跟著搖頭苦笑起來,說著那王子安真的是給他們出了一個好大的難題!

然而,不論難題也罷還是什麽也罷,也不能一直拖著,總要想一個妥善的,能夠服眾的,能夠充分證明王子安才華的解決辦法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當中,幾個評委,便“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集思廣益,你一句的我一句說起各自的解決之道來。

最後,經過近十分鐘的討論,一個大家都同意的辦法被想了出來,那就是:

加賽!

如同去年因誤點錯過了復賽時間的寒冷所受到的待遇一樣,在現場由評委當著他的面出一題,對王勃進行額外的加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