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博客中國(第2/2頁)

華夏高校的絕大部分的研究項目,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運作模式。領導,導師和教授打著學校的名義和大旗負責競標拉項目,研究生,博士生就是他們廉價的勞動力,打工仔,美其名曰,讓你實習,給你鍛煉的機會。一些不了解事情本質,看不透的導師,教授嘴臉的學生還沾沾自喜,以為導師,教授喜歡自己,重視自己,這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典型。

有時候,工程項目的補助不會直接發給導師,而是發給參與研究的學生,但是導師會讓學生取出來轉交給自己,因為有些學校有“反腐”的規定。有點良心的教授會給學生留點兒,他吃肉,學生喝湯;沒良心的,一毛不拔,或者最多請你吃頓飯,跟你談談人生,談談理想:

“小夥子,眼光要放長遠。這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終有一天還是你們的。”

我勒個去喲!

試問,在這樣一種層層扒皮,吃人不吐骨頭的風氣和制度下,高校科研想出什麽真正的研究成果?

做夢去吧!

所以,在華夏,真正能創新,能搞出新東西的通常都不是什麽高校,而是企業!企業的一百萬,因為是自己的錢,會死死盯著,實打實的大部分用在項目上面。

而高校,周扒皮那是一個多,扒了一層又一層,拿錢的不幹事,幹事的不拿錢,這樣還能弄出成果,那才叫有鬼!即使有,那也少之又少,不是重復發達國家已有的東西,就是你哄我我哄你的走過場,弄虛作假。比如,曾經把中國人的臉都丟盡了的上海交大的“漢芯”項目,項目負責人直接喊自己在美帝的同學從美帝購買了一批高通的芯片回來打磨,磨去高通的標志,打上“漢芯”的標志,這就成了具有華夏自主知識產權,趕英超美,可以用來給國民打雞血,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強心針和興奮劑了。

又比如,河省某名不見經傳的三流高校的某青年教授搞出了北、清,乃至國外一流大學的一流生物實驗室都搞不出的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Ngago Gdna),且成功在全球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論文,生物界震驚,全球學術界震驚,華夏科學院,華夏工程院院士發來賀電,於是乎,學校領導立刻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撥款的撥款,升官的升官,發獎的發獎,什麽“河省最美教師”,什麽“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什麽“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BUT,最後的結果是,全國,乃至全球無數最頂尖的生物實驗室,浪費材料,浪費金錢,浪費時間無數,卻沒有一家能夠能重復他那所謂的“劃時代”,“超高效率”的基因編輯術。

滑稽!

滑天下之大稽!

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但最滑稽的是這位弄虛作假,沽名釣譽,戲弄了全球同行的家夥卻沒受到什麽實質性的處分,依然穩如泰山的當著自己的教授,和周圍的無數同僚,領導一起甘之如飴的享受著弄虛作假帶來的豐碩成果。

與之對比的是,隔壁“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小保方晴子在兩年前也在《自然》雜志上搞過一次大新聞,宣稱發現了類似幹細胞的多能細胞(也叫“萬能細胞”,STAP細胞),全球無數同行興致勃勃的去重復小保方晴子在論文中的實驗,最後沒一人成功。這一“驚天醜聞”讓小保方晴子主動引咎辭職,其在早稻田大學的博士學位亦被取消,理研所要求小保方晴子支付巨額研究費及返還讀博期間的獎學金。小保方晴子的導師,笹井芳樹羞愧難當,最後自殺身亡。

王勃上輩子沒讀過研,也沒讀過博,但他有不少讀過研和讀過博的同學,所以對這裏面的道道和名堂知之甚詳。他的那些同學,昔日被自己的導師像狗一樣的剝削和壓榨,然後等他們當了教授,有了跑項目的資本,然後又開始壓榨自己的學生了。

如此不停的循環,無窮匱也。

華夏的高校和華夏的官場一樣,本質上都一個鳥樣。

陳志平和李虎沒想到王勃一出手就是一百萬,而且給了他們如此豐厚的報酬,五萬元!他們四年大學加兩三年的研究生,都沒花過這麽多錢。而且,如果不要錢的話,還可以擁有公司20%,價值20萬的股份!

“王……王總……這個,這個事情實在是有點大,我……和虎子還需要考慮一下。”在重郵的計算機系一直牛逼哄哄,受導師稱贊,被學弟學妹們佩服和尊敬,同時也參與著導師項目的技術大拿陳志平,臉紅筋漲,結結巴巴的說。他一開始看到王勃的時候,感覺對方就是一個大一新生,一個鼻子一雙眼,似乎沒什麽出奇,也感覺不到什麽明星的氣質。直到對方一開口就是一百萬,又是錢又是股份的,這才被鎮住了。對王勃的稱呼,也下意識的從“王先生”變成了“王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