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北美首日票房

《英雄聯盟:英雄集結》在北美上映後的首日票房出來了。

7581萬美刀。

這個成績已經雖然不如之前方別那部《超級英雄》以及湯姆·史密斯的《地球守衛者》的首日票房,但也成功擠進了北美市場首日票房的前十五。

不得不說,好萊塢八大影業的宣傳還是足夠給力的。

而且他們也蹭了一波方別的名氣。

準確來說,不是方別的名氣,而是方別上部電影《超級英雄》的名氣。

有不少人一聽是一個東方導演拍的電影,第一反應就是“嗯?那是啥”。

然後再一看介紹說是《超級英雄》的導演,那就來了興趣。

這導演到底幹了什麽?怎麽原本被他在電影裏瘋狂DISS的好萊塢八大居然會幫他宣傳?還幫他發行電影?

於是不少原本因為方別特立獨行開始崇拜他的年輕人唾棄一句“狼狽為奸”,然後屁顛屁顛跑電影院買票去了。

所以雖然這部電影的首日票房不如之前的《超級英雄》,但也不算差。

至此不少國內媒體報導的時候都說方別在好萊塢遭遇了滑鐵盧。

在如此報導完之後,他們反而有一種荒謬的怪異感覺。

什麽時候一部國產電影去北美上映單日票房過了七千萬居然算是“滑鐵盧”?

這就跟一個前鋒在五大聯賽進了十幾個球,然後媒體發文說他不給力一樣。

畢竟大家都被養叼了,可不是人人都是巔峰梅西C羅那樣一賽季五六十球是常規操作的……

七千五百萬刀少嗎?當然不少!

按照這個趨勢,如果後續票房穩定不崩盤,電影下畫的時候最少也能有五六億美刀的北美票房。

湯姆·史密斯之前轉型的那部超級英雄電影北美票房多少?

五億多美刀。

已經強的過分了。

也許是因為這個人的名字是“方別”,所以他們有了一種莫名的期待感,覺得他每部電影都應該理所當然震驚大眾。

說起來方別這三部曲的投資高嗎?

加起來十億老人頭,當然算多的。

但好萊塢每年投資過一億美刀的電影也不少。

方別這電影投資換算過來也就不到兩億。

而且還是三部曲加起來這麽多,簡直已經可以說是爆炸高了。

當然,其他那些電影大部分也是能賺的,為什麽這麽說?

就拿方別前世大家都知道的那些電影來說吧。

《復聯4》北美票房八億多美刀,但全球總票房是二十七點九億美刀。

《驚奇隊長》北美四點二億,全球十一億。

《黑豹》北美七億,全球十三點四億。

《復聯3》北美六點七億,全球二十點億。

再加上其他的周邊授權以及光盤之類的收入,大賺特賺是肯定的。

或者換種說法,光是北美市場就已經收回成本外加賺了不少,海外市場基本上純屬利潤。

這也和方別前世的NBA差不多。

NBA每年收入七八十億美刀,其中方別前世祖國貢獻的收入就有十二億左右。

看似不多,但要記住一點。

這是收入,而純利潤的話,NBA每年的收入就只有不到十億。

然後方別祖國這十二億基本就是純利潤。

不過就是些轉播權還有版權和代言廣告之類的收入,成本約等於零。

所以NBA如果損失了國內市場,保守估計,每支球隊的工資帽要下降兩千萬左右。

也就是從一點一億左右降到九千萬左右。

而因為之前工資帽大漲,NBA多了不少三四千萬一年工資的球員。

這會導致什麽結果?

你想讓球員收入下降?

要知道上次勞資協議,就那百分之一的收入,球員方跟球隊老板方就爭到停擺。

現在降這麽多……

懂的都懂。

所以這也是不少好萊塢人看不起華國電影,但一邊感慨一邊還要來華國路演的原因。

白撿的錢,你說它能不香嗎?

那華國電影呢?

他就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頂多算上東亞圈子的幾個小老弟。

但這幾個小老弟的電影市場又不是很能打。

所以方別的電影在北美賣的這麽好,他們當然激動振奮!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希望。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不是華國電影就是不行!而是拍電影的人不行!

否則都是華國人,人家方別還比你們年輕了最少二三十歲,憑什麽人家連續兩部電影都在北美大賣?

這意思是一樣的。

我三部曲成本十億,按平均算每部成本三億多。

然後我國內票房三十三億,這基本就回本外加大賺特賺!

然後北美那邊呢?不管分成是多少,基本就是白撿的錢!

老實說,首日票房一出來,好萊塢不少公司都開始聯系華國這邊的導演以及影視公司了。

我們雖然沒八大那麽牛逼能搞到方別的關系,那買你們其他人電影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