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提線木偶(第2/2頁)

而站在梁勁松的角度,他知道顧驁的能量,也知道顧驁跟邵爵士的交情,為了賣個面子,200萬的小貸稍微擔點風險不算什麽。要不是顧驁礙於官員身份,甚至都不需要借助花旗的白手套。

10月份的時候,他光是為顧驁代理期貨,個人就賺了幾十萬美元的傭金,以及一筆他個人違規操作其他客戶資金、追漲跟投的錢。

“顧先生,我很想知道,您為什麽這麽迫切要拉攏我?郭某區區一介布衣,家業不大,這是何德何能……”郭台名狂喜之余,不安也愈發深刻了。

顧驁冠冕堂皇地說:“我是讓陸先生暗中考察了灣灣大多數的電子配套代工企業,覺得郭先生治理有方,質量把控做得最好。目前特區的電子產業鏈,就缺少引入日系新鮮、嚴謹的管理經驗。國企科班出身的管理層人才,不懂西式的質量控制。請日企資深高管,人力成本開支都比引進郭先生的企業高了,效果還不一定全局。所以,我願意試一試,成功了也是為國做貢獻。”

郭台名狐疑地掃了兩人一眼,然後嚴肅而鄭重地對顧驁尋求保障:

“這麽說,顧少是沒有考慮過用任何股權手段,控制我們‘鴻海精密’咯?顧少,你敢當面這麽保證麽?我相信你的人品,以你的地位,沒必要跟我這樣的小商人說謊吧。”

顧驁傲然笑道:“當然,我要你一家代工廠的股權幹嘛——你可能不知道,我原先在特區,還有一家占股的電子企業,人家可是正兒八經能貼片造主板出整機的。

成立時光固定資產總額就四五百萬美元呢,我看經營層幹得不錯,還不是讓她MBO了。這事兒你可以去打聽打聽,我這人最不耐煩幹生產型的實業,我只追求輕靈的核心技術,把沉重的肉身拋開好了。

我在乎的,是有一個精密、質量保證、成本控制也保證的肉身容器,來承載我的靈魂。我手下的娛樂傳媒公司,是要把產品進軍美國市場的。到了美國,客戶對質量的要求就遠遠比日本高了,我不放心現有的質量控制。”

郭台名嘴角一抽:“那您的意思是,除了電路主板貼片,我們鴻海精密到特區設電鍍、注塑、模具廠,就是給你提供配套的?所有你們看不上、利潤率低的臟活兒,就一件件包給我?”

顧驁:“那又怎麽樣?你在灣灣還做不了這麽多呢。你連電鍍廠都開不起來,至少跟特區的產業鏈結合之後,你能夠多撈兩個生產環節,都是一步步來的嘛。”

郭台名點點頭:“這個定位,我可以接受,不過我要親自看了特區目前的上下遊配套工廠布局,才能正式決定。我還有個問題,希望顧處長能為我解釋——為什麽您覺得美國市場的客戶,對質量事故的容忍度,比日本還低呢?據我所知,日本人可是在質量上非常精益求精、吹毛求疵的。我不得不懷疑您對大局投入的判斷力……”

這話非常失禮。

但郭台名必須說。

如果顧驁對“美國客戶比日本客戶更難伺候”的推斷,是自己拍腦門想出來的。

那就意味著一個隱患:將來顧驁要是真打入美國市場,試試水之後,發現美國人其實沒那麽難伺候……那豈不是意味著,他會覺得“對郭台名的投入是可有可無的”。

郭台名不能接受這種自己的重要性隨時有可能動搖的風險。

“我當你擔心什麽呢,哪些客戶對質量更敏感,這可不是民族性決定的,也跟商業模式有關——這事兒一兩句話說不明白。這樣吧一會兒我帶你們去特區實地考察一下,也跟同行坐下來聊一聊,我再給你解釋。”顧驁無所謂地提議。

“行,那就叨擾了,我也很想考察一下大陸的具體辦廠環境,不過……”郭台名說著說著,有些隱憂。

“怎麽?我們是很誠懇的,對於投資人的難處,都會盡量解答。”顧驁不由好奇。

郭台名誠懇地求饒:“我不保證最後會投,我也不希望在做出決定前,留下進入大陸的簽證記錄。您知道的,我們灣灣‘外交’部門對這方面查得很嚴。”

“我當什麽事兒呢,就是去趟沙角開發區,過了中英街就是了。一會兒你坐我的車過邊檢,我有外交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