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畫像(上)(第2/2頁)

“第四,邱老師分析,這個嫌犯很可能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童年或者青少年階段,因為長期受到壓迫,所以導致他的性格很自卑,在熟悉他的人眼裏,這個人應該很老實,內向,不愛說話,也不大合群。從他三年來連續在本市作案的情況來分析,此人應該在本市有固定職業。”

“第五,嫌犯應該是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力氣很大,因此能夠在瞬間制服受害女性,讓受害者幾乎沒有任何抗拒之力。當然,也有可能,嫌犯從事的是體力勞動。”

“第六,嫌犯具有極強的反偵查能力。每次作案前,都做足了準備工作。所以他每次都能得手,並且不被其他人發現,從容離去。目前就我們所知,嫌犯作案五次,都沒有留下什麽有價值的線索……”

說到這裏,劉浪臉上露出了很郁悶的表情。

王為也無聲地嘆了口氣。

這就是刑偵技術的代差。

在後世,生物技術高度發達,犯罪嫌疑人在現場遺留的毛發,指紋,體液和其他生物物證,都是很有價值的線索。通過DNA對比,可以快速鎖定嫌犯,並且一鎖一個準,基本不會出現誤判。

但在現階段,毛發,體液等生物物證,都沒有太大的作用。

因為DNA檢測對比技術,不要說巖門市,就算整個天南省,都還沒有什麽醫院能做。最多也就是能驗出個血型啥的,和DNA檢測對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唯一有點作用的是指紋。

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是唯一的,排他的,所以一旦指紋比對符合,也能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

但指紋比對,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犯罪嫌疑人要在公安機關留下過指紋,或者在其他地方留下過指紋,才能進行比對。

換句話說,首先就要求犯罪嫌疑人有前科,並且被公安機關處理過。

他得是個累犯!

如果此前他沒有在公安機關留下過指紋,那麽無論怎麽比對,都是白費功夫。

還有一點,就是現階段的指紋比對,是完全人工的,沒有計算機自動比對功能。一枚枚的指紋在燈光下仔細驗看,反復比對,效率之低,簡直令人發指。

所以說,指紋比對很難和後世的DNA比對那樣,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

後世的DNA比對,都是計算機自動完成的,當真是又快又好,準確度還高。

眼下,要是針對全市二十八歲到四十五歲的青壯年男子全面采集指紋,再進行全面比對,這工作量之大,完全沒辦法想象。

簡單來說,就算巖門市公安局所有人,上至局長下至剛剛招錄進來的治安員,一個不落,全都動員起來,投入到這個全面比對的工作中去,人手也是遠遠不夠。

何況,二十八歲到四十五歲這個年齡段,也只是邱柏睿和劉浪等人的推測,並不百分之百符合真實的情況,真要是全市進行指紋采集比對,勢必要把年齡範圍進一步放寬。

理論上,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和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男子,都有可能是嫌犯。

這個人數一下子不知道膨脹了多少。

指紋收集對比的工作量,更是大到讓大家從此“懷疑人生”。

而且很多人的指紋還不一定收集得到。

畢竟在這個期間,會有很多男性出差,或者求學,或者其他原因不在本市。再加上在機關工作上班的,尤其是領導,基本也是不會給你“摁手印”的。

王為相信,這個指紋對比的工作,應該從鹽業公司第一次發生那個入室強奸殺人殘害女性的案件之後,就已經進行過了。

一無所獲。

所以,指紋收集比對,不能寄予太大的希望。

只能看運氣了。

在現在這種“全民焦慮不安”的氛圍中,領導沒有辦法留給他們太多時間,讓他們來從容“碰運氣”。

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領導和普通群眾心裏,眼下他們就是這麽認為的:既然我們有公安局,公安局有刑偵隊,平時好吃好喝的養著供著,關鍵時刻,你們就要破案。

不管什麽案子,你們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破案!

否則,就是你們無能。

白養你們這幫“窩囊廢”了。

不管你服氣不服氣,也不管你郁悶不郁悶,大多數門外漢就是這麽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