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兄弟們,給支煙最好!(第2/2頁)

面子上,他們遠來是客,理應當先。

實則上,王為,白嬌嬌,谷帥算得上是破獲這個案子最大的功臣,沒有他們的堅持,沒有他們找到那振林那條至關重要的線索,羅阿田抓不到,這個案子真破不了。

不管你服氣還是不服氣,這是事實。

巖門市局的同志們,風格還是很高的。

就算個別人風格不是那麽高,這時候也得見機行事,不能給別人留下話柄。尤其是不能給曾廳長,司馬廳長和李作勇總隊長留下話柄。

但王為堅持要站在劉浪身邊,不越過他的頭裏去。

人家風格高是一回事,自己得識趣,不能給點陽光就燦爛,給個好評就得瑟!

最終還是按照王為的意思站好了隊列。

實在也沒什麽時間來謙讓,這邊剛一站好,曾克己和司馬白的車隊就已經駛進了院子。要是曾廳長都進了院子,這邊還在為了一個“排位”你推我讓的,亂作一團,那成什麽樣子?

不就顯得巖門市局平時紀律太松懈了麽?

說是一個車隊,其實就是三台車,其中還包括巖門市局早早派去城外迎接曾廳長的先導車。

以曾克己的級別,以及他在天南省公安系統的威望,倒也當得起周金沙親自帶人去城外迎候,周金沙也在電話裏向曾克己表明了這個意思,被曾克己十分客氣的婉拒了。

不合適。

畢竟他只是省廳的常務副,如果是秦文來了,倒是當得這個禮節。

曾克己在省廳很強勢,但同時他也很謹慎。

一些稍有逾格的事,就不肯幹。

到了他這樣的高位,一言一行都要格外留意,尤其是公眾場合,更加不能授人以柄。

曾克己在省廳副廳長和常務副廳長的位置上,前前後後經歷了三位省委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廳長,被譽為常青樹,如果不是足夠謹慎,他也走不到今天。

好吧,一切按照曾廳長的指示辦,大張旗鼓的在城外搞個歡迎儀式不妥,那就派個先導車,表表心意也是好的。

這個曾克己倒是沒拒絕。

謙虛謹慎是應該的,但下邊同志們的熱情也不能太過拒絕,要適度。

不然的話,效果會適得其反,會給下邊地市的同志留下不近人情的壞印象。

總是能在復雜的局面中尋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正是曾克己這類身居高位者必備的素質。沒有這個本事,壓根就走不到那麽高的位置上去。

你爹是皇帝都不行!

三台車在院子裏遠遠停下,並沒有如同大家想象的那樣,一直開到隊列之前。

讓周金沙這樣的“方面大員”吃一嘴的飛塵,明顯是不合適的。

曾克己和司馬白先後走下車來。

兩人坐的同一台車,另外一台車裏,則跟著省廳辦公室和政治部的幾位工作人員,還有一位內部刊物的記者。

巖門這個“連環殺人強奸殘害女性案”,造成的影響太大了,省領導都表示了高度關注。因為隱私的關系,這個案子的偵破過程,不大可能在公開的媒體上詳細發表出來,然而內部刊物是可以的。

將來這個案子也肯定會收入到“大案要案匯編”中去,作為內部教材使用。

內部刊物的記者跟隨兩位廳長第一時間趕到巖門,自然也是想要搞到最新鮮熱辣的第一手資料。

這個案子,和邊城的詐騙大案一樣,都很有寫頭。

寫好了,在領導那裏留下了好印象,更上一層樓指日可待。

所以,看得出來,記者同志是很興奮的。

那邊車子還沒停穩,這邊周金沙就帶著海鳳鳴,李作勇和局裏其他幾位主要領導同志,大步迎了上去,滿臉笑容,大老遠就把雙手伸出老長。

“你好你好,曾廳長,歡迎蒞臨我們巖門市局視察,指導工作!”

曾克己就笑,雙手握住周金沙的手,用力拍了拍,說道:“老周啊,咱們之間多少年朋友了?你也跟我來這套?”

論年紀,曾克己比周金沙大了十來歲,而且曾克己一直在公安系統工作,周金沙是半路出家,他倆的交情,實在也談不上多少年,但話肯定要這麽說。

而且話語雖然客氣,卻也隱隱有一點我高你低的意思。

不是身份職務地位上的高低,而是一種“老大哥範”——我資格比你老太多了,所以能夠擺擺“老大哥”的架子。

果然周金沙笑得相當開心,很高興地接受了曾克己這種不動聲色的“略高一籌”。

聰明人總是能找準距離,找準位置,讓大家都能高高興興地接受。

這就叫領導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