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後續行動(第2/3頁)

他們才是專業的。

匯報的時候,袁懷英很自然地把王為和白嬌嬌的名字帶了出來,指出正是在王為的分析推理之下,案子的突破才這樣快這樣順利。

袁支隊這也是投桃報李。

既然人家王為那麽“懂事”那麽仗義,主動把功勞讓給他袁支隊,那袁支隊也不能真的把所有功勞都一個人獨吞了。

而且在這麽多領導面前,由他來匯報,實際上領導已經牢牢記住了他,只要胡衛國再加把勁,機會合適的時候將他送到分局或者縣局一把手的位置上,難度不大。

他在這裏點了王為和白嬌嬌的名,絲毫也不會搶走屬於他的功勞。

他是領導嘛,王為和白嬌嬌都可以算是他的部屬,部屬越厲害,越說明他這個頭頭領導有方,更顯出他的本事來。

對大家都有好處的順水人情,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接下來的關鍵,就是抓捕楊明軒!”

袁懷英匯報完案情之後,朗聲說道。

“這個楊明軒,才是本案的關鍵人物。這次搶劫殺人案就是由他策劃的,另外三名持槍嫌犯的情況,也要他才知道。不抓到他,案子就破不了。”

“這麽說,這個家夥必須要活捉?擊斃他還不行?”

邊城礦務局局長及時開口說道。

身為正廳局級的礦務局局長,他的級別職務理論上和申無垠,杜雙宇,曾克己是一樣的,平起平坐,適當的時侯,也要刷一下存在感。

這是一把手的通病,除非有上級領導在場,不然的話,總是難以忍受被人忽視。

“是的,劉局長,這確實是破案的關鍵。”

袁懷英連忙答道。

對礦務局的領導,他倒也不敢輕忽。

“這個楊明軒,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曾克己問道。

他一開口,其他領導身子都略略往後一靠,這就表示著,他們都已經在內心深處同意,接下來的工作,由曾克己全權主導。

這很合理。

論到公安工作的經驗,他們誰都比不上曾克己。

袁懷英答道:“報告曾廳長,雲山縣局的同志,剛剛已經打了電話過來,初步確定,楊明軒這兩年是住在雲山縣物資局職工宿舍……他姐姐楊明霞是物資局的幹部,這個職工宿舍是房改房,楊明霞買了下來送給她父母住的。目前楊明軒和他父母住在一起。”

“縣局的同志已經派人過去,嚴密監視了。”

“能夠確定楊明軒現在在家裏嗎?”

袁懷英遲疑了一下,說道:“暫時還不能確定。楊明軒勞改釋放之後,就住在雲山縣裏,他姐姐幫他找了個工作,是在物資局下邊一個勞動服務公司。這個勞動服務公司效益很一般,從昨天開始就放假了,所以現在還不能確定楊明軒到底在不在家裏……”

如果沒有放假,那麽看他有沒有去單位上班也能起個參考作用。

無巧不巧的,勞動服務公司放假了,如果楊明軒一直待在家裏不露面,那麽就始終無法判斷他的真實行蹤。

當然,也可以強行闖進他家裏去查看,不過那樣一來,就打草驚蛇了。

從這家夥的兇悍程度來看,在已經驚動他的情況下,可不要指望他會乖乖束手就擒。

關鍵不到萬不得已,還不能擊斃他。

他一旦斃命,另外三名悍匪的下落可就沒人知道了。

“想辦法找人去串串門,確認一下。”

曾克己隨即做出了決定。

袁懷英連忙答道:“是,曾廳長。”

這也是他們抓捕犯人時經常會用到的手段。既然是在物資局職工宿舍住,楊明軒和他的父母就不可能在物資局沒有一個熟人,找個理由去串串門,順便確認一下楊明軒在不在家,是個行得通的辦法。

當然,想要做到不打草驚蛇,關鍵還在於這個熟人的人選,要完全不至於引起楊明軒的懷疑,要不是經常去他家裏串門的人,要不就要有極其過硬的理由,非登門不可。

怎麽找這個人,找什麽樣的理由和借口,那就是雲山縣局的事了,他們才是“地頭蛇”,這一點,外人使不上勁。

“另外,新生農場那邊也要馬上進行調查,看看前幾年楊明軒勞動改造時,和哪些人關系最密切,這些人之中,哪些最符合條件!”

曾克己又吩咐道。

所謂“最符合條件”,指的自然是熟悉槍械操作,有過類似前科的兇悍人物。

從昨晚上現場勘察的情況來看,四個嫌犯都不簡單,都堪稱悍匪。

一般勞改農場的犯人,可做不到這些。

“是!”

袁懷英答道,事實上他們已經通知新生農場了,不過為了保密起見,還沒有把具體的案情告訴他們。雖然說,勞改農場戒備很嚴,卻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畢竟勞改農場的獄警和專門破案的刑警是兩碼事,他們平時的主要工作是看守,對於刑偵而言,基本也是門外漢,保密意識肯定相當淡薄,很可能一查就搞得風風雨雨的。萬一要是楊明軒在勞改農場的獄友知曉了這個情況,找機會通知了他,情況立即就會變得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