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在浦東蓋棟樓(第2/2頁)

周新宇叫苦,“市場是好,只是便利店,上海已經有了不少牌子,快捷式酒店,97年,錦江在就已經開始在開店。”

“所以,為了能讓工作更快的展開,我想,現在就和可以和浦東新區聯系,以集團的名義,在那邊先期投資一億,美元。”

這個消息,連金翎也是第一次知道,集團的家底,她是清楚的,哪有這麽多美元?就是貸款,也只能貸人民幣,然後她明白了,肯定是馮一平自己出唄。

梅義良不清楚,“貸款嗎?”

“不,我想辦法,”馮一平說,“只是這一次,我們不拒絕地方政府安排的配套貸款。”

“投一個億美元,幹什麽?”老蔡血壓有點高,一平這孩子,還真是敢說。

“這就是我接著要說的問題,你們等等,”他從辦公桌上,拿來一張浦東的地圖,“首選是陸家嘴這一塊,次選,是沿黃浦江這一段,最不濟,也要選在世紀大道的兩旁,買一塊地,我們建一棟樓,作為地區總部和營運中心,同時也開一家五星級嘉盛假日酒店,剩下的面積,對外招租。”

對上海,他沒有羊城熟,但是浦東的發展主軸和中心,他還是知道的,就是在他剛才說的這三塊裏。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象征,以及濃縮了改革開放所取得成就的這樣一塊地方,能有自己的一棟樓,想想也是一件很興奮的事。

“一億美金。”周新宇說,作為上海人,他知道,去年一季度竣工的金茂大廈,總共投資50多億人民幣。

馮一平明白他的意思,“別和金茂大廈比,加上政府會配套的貸款,一起也能籌個近十億人民幣,不少!我也看了今年上海招商引資的成就,到上個月底,是不到30億美元,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只有88個,我們一次投資一億美元,在地方政府那裏,還是會相當受歡迎的。”

可不是嗎,受那場金融風暴的影響,以房地產建設為主的陸家嘴CBD,時下還有些不振,不少已經批租的土地,紛紛進行再轉讓,更多的在建項目,都推遲了建設周期。

“對啊周總,這是目前集團最大的一筆投資,不少咯。”梅義良說。

“一平的意思,只是為我們工作的展開,創造一個有力的先決條件,只要有需要,依然會有後續的投資,對吧。”金翎說。

“是,和當地政府談的時候,可以這樣說,”馮一平點點頭,“但是在基建方面,我們還是要控制規模。”

“呵呵,那我這次,也算是衣錦還鄉?”周新宇很高興的說。

“絕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