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助理(第2/3頁)

馮一平詳細的向園區領導解釋了原因。

“就是說,汽車網一定會上市?”

“是的,而且,和那些媒體報道的比較一致,最遲,不會遲於明年第一季度,所以各位領導完全不用擔心。”馮一平笑著說。

“有你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尚主任說,“不過一平,我們是關心汽車網的上市情況,但你也不要有壓力,上市時間的選擇,還是要從公司的利益出發,我們知道,汽車網現在也有很多股東,不能讓你難做。只要汽車網上市成功,那我們科技園,就是全國所有高校科技園裏,最有顯著成效的一家,那就是我們這些人,也沾沾你的光。”

“哪裏,是汽車網沾了科技園的光,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剛創辦的時候,園區對我們的大力支持。至於上市時間,明年一季度上市,是我們綜合考量後,認為最好的選擇。”

“那就好,”尚主任點了點頭,“你還說有什麽事需要我們協助?”

“是又有事要麻煩你們。”

“什麽麻煩,我們能做到的一定做。”得到了馮一平的保證,領導們都很熱情。

“我知道園區和不少工業園和合作項目,我們那兩款電動車生產的事,能不能麻煩各位領導幫我們留意一下合格的代工廠?”

到明年開年,嘉盛鋰電池就可以實現大規模投產,神奇工坊設計的電動車,也就可以投產,上市。

但這一塊的生產,馮一平覺得投資新辦一家工廠顯然不太劃算,而且周期太長,他想讓神奇工坊變成一個一流的設計中心,不想讓它下面還掛著一大堆工廠,所以他青睞采用代工的模式。

未來其它產品的生產,可以借鑒雷布斯的模式,對一些符合條件的生產廠投資。

“這個簡單,加工要求呢?我們馬上就可以開始篩選。”

“謝謝。”馮一平遞過去一個文件夾。

園區幫著做前期篩選的工作,比他們自己去找,要高效很多。

園區幫他們聯系,也比自己撞上門去效果要好。

……

“馮總,你的咖啡。”

“謝謝。”馮一平稍微不好意思了一下,自己平常咖啡很少喝的。

看來自己當初在上海金翎的辦公室,支使她一杯接一杯的泡咖啡的事,吳倩還記得,以為他特愛喝咖啡呢。

嘗了一口,味道也確實不錯,“國外擴張的方略,有了結果?”

“我們已經考察了東南亞主要國家的零售業詳情,”周新宇打開筆記本開始匯報,“考察的首要條件,是當地的經濟條件和國家狀態,是不是經濟不錯,是不是一直很穩定?因此,我們第一波考察的重點是日本和韓國,結果,不太理想。日本的零售業態,非常成熟,本土的幾大便利店,深耕本土之後,早就已經開始了全球擴張步伐,品牌影響力和實力,都不容小覷。我們還特意考察和食品廠有合作的佐藤便利,發現連他們那樣的老牌家族便利公司,在7-11等的進逼下,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我們如果進入,考慮到一些行政上的問題,可能比佐藤便利面臨的壓力還要大。”

“韓國同樣不容樂觀,韓國的經濟,從制造業,到房地產、零售業等,都由少數的幾個家族企業控制。比如韓國最大的零售商新世界,就是由三星集團董事長的姐姐掌管。它們有各方面的優勢,比如物業成本、行政成本,包括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

“他們自己國家的公司,很少有罷工情況出現,但外資公司,動輒就會遭遇罷工。”

這個好像還真是。

上汽將來就要吃這個苦頭。

在大陸的韓資企業,都把他們野蠻的家長作風帶了過來,什麽搜身、下跪的,他們本土應該有這樣的習慣,在本國公司上班的那些韓國人,對這一套可以說是甘之如飴。

但在這個極度排外,極度自尊到自卑的國家裏,外資公司敢這樣做一下試試?

就是正常的開除一個不稱職的員工,搞不好馬上就會導致罷工抗議,還分分鐘切手指、潑汽油、自焚給你看。

“據我們了解,連沃爾瑪和家樂福這樣的零售業巨頭,在韓國耕耘多年,投資巨大,其實到現在,還一直沒有贏利。因此,韓國,我們覺得暫時也不是很理想的擴張地。”

“還有經濟發達的地區,就是海峽對面的寶島地區。那邊便利店這種零售業態出現得很早,而且一直師從日本,同樣很成熟,在它的一些主要城市,在不到100米的街道上,一般就會分布兩到三家店。優勢是兩岸同根同源,不像日本和韓國那麽狹隘排外,而且居民購買能力高,購物時更看重質地,而不是價格。”

這樣說起來,周邊比較富的國家和地區,豈不是都不太適合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