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發愁的記者

四叔急匆匆的趕到塆後山腳,在那,東正帶著幾個養豬場裏的人,正在和一大群記者對峙。

“我們有采訪權。”

“你們說這裏的豬,是在自然環境裏散養,吃的也都是天然綠色豬飼料,我們要了解具體的養殖詳情。”

“我們要了解這樣規模的養豬場,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不管他們怎麽說,東正就一句話,“農大的教授說了,不能讓外來人靠近養殖場,這樣會帶來傳染病。”

聽了這話,這些只懂經濟的記者們忍不住怒了,我們這些人讓豬染上病!這話怎麽聽怎麽想,都像是罵人的,“你怎麽說話的?”

“你給我讓到一邊去,”四叔擠進去,對東正說,“這些都是關心我們的人,你怎麽這個態度?去把教授們制定的安全制度拿過來。”

“各位記者,他不會說話,很多道理我們其實也不懂,但省農大的教授給我們制定的條例就是這樣,外人進人養豬場之前,需要進行兩到三天的隔離消毒,各位都是有學問的人,肯定能明白這樣的道理。”

四叔這樣一貶一褒,無冕之王們感覺挺舒服,有人回憶了下,“我好像聽說過,為了防疫,養豬場好像還真有這樣的規定。”

“那你們怎麽保證,這樣存欄上千頭的養豬場,不會徹底破壞這裏的青山綠水?”一位記者問。

“怎麽會破壞呢?”四叔很困惑。

“豬產生的垃圾,就是它們排泄的那些,怎麽會不影響環境?”

“這個,怎麽會影響環境?”四叔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

“豬拉的,哦,排泄的那些,對我們農民來說,都是上好的農家肥,我們這些豬是散養在那幾座山上的,你看,那些山環境不好嗎?比旁邊的那些還綠吧,山坳裏的那些田,裏面種的全是紅薯,用的就是豬肥,等熟了又挖出來喂豬。”

提問的記者也有點懵,對啊,這看上去好像真沒問題。

一位同行輕輕的碰了他一下,“你看草原上那些牧民養殖的牛羊,只要控制好數量,會破壞草原的環境嗎?”

該記者一下老臉紅透了,自己這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城市周邊的那些養豬場,是有可能汙染環境,可是在山裏養豬,那還真有可能讓樹更綠,草更深,環境變得更好。

“你們說得對,我們這些外人貿然去養豬場,是有可能給你們帶來損失。”記者們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

……

這只是這些天裏的一個小插曲,村裏像東正這樣,跟記者正面對峙的情況真沒有。

但是,和鎮裏的居民一樣,面對大批湧入的記者,村裏人一開始是好奇,是興奮,是熱情,到現在,則都有點不習慣。

對於他們來說,在一個大城市來的記者面前,在攝像機面前回答一些他們的問題,或者在照相機面前擺出姿勢拍照,這都是很新鮮的事,聽說將來還有可能上電視或者是報紙,這是好事啊,大家都很配合。

不說能上電視,就是在能在報紙上被提一下名字,那也很光彩!

可是,後來記者越來越多,問的還都是雷同的問題,“家裏幾口人,原來幹什麽,收入多少,現在幹什麽,收入多少,在嘉盛工作,對工資滿不滿意,對嘉盛下屬公司收購家裏農產品的價格,滿不滿意,對村裏的工作滿不滿意,馮一平成了首富,高不高興……”

同樣的問題,你要是前後回答上十幾遍,那肯定會覺得煩,特別是有些人,一天就要回答五六遍,原來挺好奇的事,現在就真成了負累。

再說,他們都是普通村民,沒有那麽強的表現欲,吃飯的時候,習慣性的端著碗到門口,被幾個鏡頭拍下來,熊孩子做了錯事,習慣性的在他屁股上拍幾巴掌,被幾個鏡頭拍下來……

午飯後,幾個做婆婆的拿著小板凳,在村口池塘邊的大皂莢樹底下做針線活,也聊聊和兒媳婦相處的二三事,又一群端著相機的記者圍上來,“哎喲。”其中一位在這麽多鏡頭前有些緊張,針沒頂到頂針上,紮到了肉裏……

村裏的工廠自然是大家關注的重中之重,馮振昌一開始還挺享受,帶著記者到辦公室坐坐,回答他們的提問,還和他們一起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到車間參觀,跟他們講解廠裏的產品,還有從原材料開始的質量控制體系。

但到後來他發現,要是都這麽接待,自己每天就沒時間做事,就再也不見記者,只派了一姑娘一小夥負責接待,車間也不對記者開放,只允許他們在窗外拍照。

梅秋萍也一樣,一開始,對找上門的記者,還按照農村的老規矩,遠來是客,自己下廚做飯招待他們,也歡迎他們到家裏拍攝。

後來發現,要都這樣招待,得,日子別過了,還發現有些記者恨不得把他們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這一整天所有的事都拍下來,然後,記者都進不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