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宴請(第2/2頁)

馮一平很爽快的連喝兩杯,把杯底都亮出來。

“你這是,逼我們喝酒啊。”兩位領導好像很為難的樣子,然後輕輕松松的也把杯中酒喝個幹凈,對他們來說,這點酒,真不算什麽。

當然,他們這也很給馮一平面子。

“一平,”區長先發問,“矽谷,我們也去過不止一次,雖然前兩年,那裏有些蕭條,但是,我們都清楚,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那裏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不可限量。”

“我們的張江園區,也一直立志成為國內的矽谷,十多年發展下來,雖然也有長足的進步,但跟美國的矽谷,差距依然巨大,在這方面,你有什麽看法?”

“既然領導問起,我就班門弄斧的說一說我的看法。”

“目前,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尚無‘門檻’標準,但美國矽谷猶如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標杆,創新魅力四射,是無數創新創業者心中的‘聖地’,從我個人的角度看,它有一項其它競爭對手很難超越的優勢,那就是人才。”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美國的矽谷不算拔尖的人才,放到世界的其它地方,都算得上瓜頂呱呱的。”

“這些人才,推動著矽谷的科技水平,每18個月,就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而這些人才,主要來自矽谷的高校。”

“論條件,上海不比舊金山差,張江更是不在矽谷之下,我們的短板,還是人才貯備,要想趕上矽谷,我們的高校必須提升科研水平,提升科研的含金量,而不是總是采用跟隨態勢,人有我才有,人沒有我也沒有,甚至人有我沒有。”

“在此基礎上,還要想辦法吸引全球其他高校、其他科研單位以及企業的人才能夠向上海聚焦。”

“盡管和矽谷比,上海現在還有諸多差距,但我相信,我們這,肯定是國內最有可能成為‘矽谷’的創新高地。”

非誠勿擾的電影,還要過幾年才能開怕,所以那句“21世紀,最稀缺的資源是人才”那句話,還沒有廣泛流傳。

“人才啊人才,”區長念叨著,自己喝了一口酒,看著馮一平,“要是能多幾個像你一樣的人才就好。”

“領導您過獎,我知道自己又幾斤幾兩,國內比我優秀的人,多得是,只不過我比較幸運而已。”

“呵呵,我們就當你幸運吧,至少從目前來看,一平你做的事,無一例外,全部都取得了成功。”

馮一平聽著書記這話,好像話裏有話的樣子。

果然,區長馬上接下去,“我們知道,你在矽谷新投資了一家純電動汽車公司,我們相信,這個項目,一定也能成功,不管是從能源、環保,還是排放的角度看,這樣的項目,都是我們區非常歡迎的項目。”

“所以,我們希望,目前的研發工作,有一部分,是不是可以轉到我們這裏?另外,對汽車公司來說,國內總是很大的市場,想來以後特斯拉也要在國內建廠,我們也希望,你能第一時間考慮我們區。”

“研發的事,我認為是可以的,不過,我需要征求其它股東的意見。”

“至於將來在國內建廠,那是一定的,我也希望能建在浦東這塊熱土上。”

“我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投資,我想我有這個資格說,浦東,是國內最好的投資地。”

這樣的話,馮一平說起來特別真誠。

區長看了書記一眼,“雖然你這些話,都很虛,不過,呵呵,有這個表態就行,我們可是一定會都記著的。”

“在領導面前,絕無虛言,幹。”馮一平舉杯。

“接下來,我們談點實在的,一平,小金你們都在,我們想具體聽聽,接下來嘉盛在上海會追加多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