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諷刺

到了此時,嘉盛傳媒把香港演員開除出劇組的事,在香港也熱鬧起來。

電視上,報紙上,網站上,已經像炸了一般。

一個接一個的演員,尤其是那些近期有計劃北上發展,或者可以說叫賺錢的演員,那是徹底的怒了。

嘉盛傳媒的這個做法,可以說是徹底的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哪怕是暫時的財路被斷,也讓他們憤怒得不去考慮馮一平的實力,紛紛批評指責馮一平。

但是好歹這些人還保持了些理智,他們知道,雖然馮一平對香港的影響,自然沒有諸如四大家那樣的本地豪門深,但無論如何,總是不容輕侮的,所以他們的批評還算克制。

直白一點的,就說馮一平吹毛求疵、耍威風,婉轉一點的,就說他此舉太武斷,會影響到香港和內地的文化交流。

也不是沒有人站在馮一平這邊。

有幾位報人和大學的教授,建議大家先反思自身,讓藝人們想想,如果易地而處,自己能不能接受這樣的模式。

也有學者和馮一平的觀點是一樣的,就是從敬業的角度來說,到一個以普通話為主的劇組,自己是不是應該要主動學普通話?

回歸已經8年多,作為和內地交流相對較多,對內地的市場也越來越看重的演藝界,依然是寧可學英語而不學普通話,這是不是正常?

相較而言,學普通話的難度,總比英語要低吧,至少你能聽懂不少,也能認識不少簡體字。

但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理性的詰問,很快被淹沒在蜂湧的聲浪中。

也不想想,普通話,是那麽好學的嗎?

關鍵是,本來明明可以不學,就因為你馮一平,現在是不學不行,憑什麽?

這一番反對的聲浪,看起來雖然洶湧,但是業內人士一眼就能看出來,其實並沒有什麽份量。

反對得最兇的,是那些電視咖,在香港電視圈也只能是二線以下的電視演員,此時表現最積極。

他們很有自知之明,既然將來也多半不可能和嘉盛有什麽業務往來,那還有什麽好顧忌的,恰好借機多露一露臉。

但那些明星,比如那些以唱歌出道,後唱而優則演,在內地擁有大量粉絲的知名明星,此時全都保持沉默。

一來他們當中的不少,很早就開發內地市場,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多少用心學了些,至少在接受采訪時,能磕磕巴巴的用普通話進行。

再說,他們中頂尖的那些,可以說和馮一平淵源頗深,關系頗好,又怎麽好這麽急著站出來?

二來他們很清楚,他們未來至少有資格和嘉盛合作,這時站出來明確表示反對,那不啻於是自斷財路。

而且他們也能了解到內地對這件事的主要看法,顯然,主流是支持的。

自己如果站出來反對,那就有可能讓一些原本喜歡自己的粉絲改變主意,這又是另一種自斷財路。

目前也沒有機構出面對這一問題做出回應,包括宋慧儀所在的TVB,此時也依然沉默。

要是內地的一家一般公司做出這樣的事,TVB自然不會這麽冷靜。

問題是,現在確信是馮一平授意嘉盛傳媒的負責人,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是他們要是反對,那自然就是反對馮一平。

反對馮一平,他們還真的有些反對不起。

而且,作為一家公司,說話還是要顧及臉面,總不好說我到內地拿高片酬拍戲,但就是不學普通話,是合情合理的吧。

但是,並不限制旗下藝人反對馮一平的這個決定,其實也可以說明他們的態度。

可以說直接相關的TVB都不說話,其它的機構,更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表明態度。

如果站出來,那要面對的可是馮一平。

此時香港民間對這事的反應,倒還相對平靜。

此時香港的經濟還算好,內地自由行的民眾,以及內地來港置業的民眾,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實利。

最主要的是,此時的香港民眾在,在收入方面,還是普遍高於內地民眾。

離香港最近的內地一線城市深圳,此時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GDP還是和香港有著很大差距。

在和競爭力相關的很多方面,深圳同樣和香港差距懸虛。

即便是深圳此時,正緊鑼密鼓的從一個低端的制造業基地,向高科技領域轉型,並已經在互聯網、電信、生物科技等領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但畢竟還沒有達到後來的高度。

這就讓他們在面對內地時,普遍還有心理上的優勢,所以能用較高的姿態,來看待和內地有關的議題。

大部分人,都把這事當熱鬧在看,有些人還笑說,這樣正好,免得那些大家喜歡的明星,都跑到內地去拍戲。

唯一有些波瀾的,是在香港的一些學校,有些學生,針對這件事,發出了一些比較極端和不理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