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2章 電影首映(第2/2頁)

老謀子是大導演,不可能像和薛小璐,跟他探討修改劇本。

但老謀子這人喜歡聽別人的意見,也能吸取別人的好主意。

再還沒開拍之前,就主動找他談過劇本,還讓他寫人物小傳,劇情分析等。

周夏當時就將他的想法傳達了出去,至於老謀子會不會聽,那他就不太確定了。

現在他只能是保持期待。

龍標聲過後,電影開始播放,各種介紹的字幕之後,《山楂樹之戀》清越動聽的鋼琴曲響起。

成泰慎飾演的羅老師帶著靜秋等學生下了大巴車,走過美麗的鄉間小路,來到了那棵傳奇的山楂樹下。

他開始對采風的學生們,介紹在這棵山楂樹下發生過的抗日革命故事。

周夏直到看到他自個飾演的老三出現,跟小黃鴨飾演的靜秋第一次見面,開始互動。

他漸漸放心了一些。

至少他的表演和台詞,要比原版的竇瀟好得多。

直到第一段字幕沒有出現,周夏欣喜起來,也有些詫異。

這說明他的一些提議,老謀子還是聽進去了。

他記得很清楚,在那個時空,這部影片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影片中出現的十段字幕。

一些人甚至因此將電影稱其為加長PPT。

而在另外一部分人眼裏,這些字幕有更深刻的含義,認為是映射十年文革。

那些字幕到底是什麽,老謀子和編劇、剪輯最清楚。

作為主創的周夏也多少知道一些。

那些字幕裏描述的內容,老謀子其實都拍了,但限於電影時長,他做了減法,便用字幕代替了。

當然。

這麽做也是刻意而為,有映射十年動亂的意思,這就是不能說出來的了。

但是不管怎麽樣,字幕介紹情節,這個減法沒有增分,反而對影片是負數的影響。

電影影很講究故事的流暢性的。

十段字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情節的連貫性,但會讓觀眾不斷出戲,特別影響觀影感受。

除了這一點。

羊城晚報有一篇犀利的影評不得不提。

“世界這麽亂,裝純給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