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9章 點映數據與電影細節(第2/2頁)

看到這個情況,周夏內心頗為感動,難怪晚上觀影的人數都達到了三十八萬,看來這些鐵粉許多人都去支持了!

周夏又隨機選了三個粉絲回復感謝後,想了想還是發了個微博:“謝了。每一步前進的足跡,有你們陪伴和支持,真好!”

發了微博後,看看身旁認真看電影的糖糖,他繼續刷微博。

這次他是用心去看大家先前發的對電影評論的微博。

周夏看了數十條後,這才發現有幾乎一半的人在討論電影的各種細節和背後的深意。

特別是前天試映後,就寫了長微博分析電影裏每個細節的那個“光影裏的魚”。

他已經發了有關電影的二十幾條微博,每一條微博都寫出了電影裏的一個細節。

微博一:“漫畫式開場,最後定格在夏洛水中倒影中的人生蛻變,這意味著夏洛所發生的事本身就是鏡花水月好夢一場。”

微博二:“夏洛第一次醒來去關水龍頭,可水關不了,說明這是夢境,也說明了這場夢還沒做完,還說明其對青春,對夢想,對人生的認識還停留在夢裏。最後當他在夢境中逝去生命,好夢結束時,再次關水龍頭,水停了,夢醒了,回歸現實,開啟新生活。”

微博三:“電影開始時,馬冬梅穿著很普通,一副底層勞動婦女的打扮,出去給人撥火罐,蹬三輪,舍不得多花一點前。電影結尾時,馬冬梅穿著時尚,打扮漂亮,坐著打麻將。兩處鮮明的對比,說明夏洛已經新生,懂得了珍惜身邊的人,開始了新的生活。”

微博四:“電影中對學生時代老師的刻畫,是絕大多數人經歷過的。電影一開始就將班主任刻畫成一個愛貪便宜,收受家長禮物,一切向錢看的老師。到後面不懼黑社會救夏洛,實現大反轉,傳達出我們最恨的人或許也是對我們幫助最大的人的意味。”

微博五:“夏洛喜歡雞毛裝,從參加婚禮,到成名後演唱,乃至到馬冬梅家去,都是一身雞毛裝。其寓意不言而喻,他的人生就是‘寧願一地雞毛也要面子’,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寫照。”

微博六……

周夏耐心看到了第八條,再沒有繼續看,這個微博主有個認證,是個編劇,但是什麽作品卻沒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