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重開老油井?沒門!(第2/3頁)

“那麽,等我們到了洛杉磯辦完事情之後,能不能找一個槍店,然後我們打幾槍玩玩?克拉克,你知道我是來自於華夏的,還從來沒有摸過槍呢,我想讓你教我。”

克拉克微笑著說道:“BOSS,光是槍店還不成,我們需要找一個帶靶場的槍店。恰好我知道有好幾個槍店都有靶場,如果您願意,我可以帶您去那裏玩一玩。”

結束了談話,幾個人繼續開車上路,不過這個時候楊靖的車子就不是林丹開了,克拉克接過了林丹掌控的方向盤,親自為楊靖和林丹開車。

下午四點多的時候,他們一行人三輛車就抵達了洛杉磯市區。

事實上,洛杉磯就坐落在洛杉磯盆地中。這個盆地三面環山,一面面海,除局部為丘陵外,地面平坦,平均海拔只有84米,最高點埃爾西峰高1548米。

但就在這片寬闊的盆地中,卻蘊含著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即便是到現在,這個巨大的盆地也被譽為“一半都市一半油田”,足以說明洛杉磯盆地那豐富的石油資源了。

其實加州在很早之前就以地表露出豐富的油苗——是指地殼內的石油在地面上的露頭,是尋找石油礦的重要標志之一——而著稱,當地的印第安土著一直以此來做生意。

到了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就有人對洛杉磯盆地的油苗做了專門的研究,但這些人始終沒有把地表那豐富的油苗與地下巨大的油藏聯系起來。一直到二十多年之後,洛杉磯盆地的第一口商業性油井在洛杉磯盆地北部的皮科打出,而這口油井布孔的依據,就是那些露出地表的油苗。

這口油井的成功開鉆,讓洛杉磯盆地的商業性油井的勘測和鉆探有了一個金科玉律般的規定,那就是不見油苗絕對不動鉆!

事實上,在前期的勘測過程中,這個金科玉律確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洛杉磯盆地的第一座大型油田,也就是著名的洛杉磯城油田,就是在1892年遵從著這個金科玉律發現的。

而在1890年總人口才不過五萬人的洛杉磯,也因為這個油田的發現而導致了大量的石油工人來到這座小城,為洛杉磯以後的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促進作用。

就好像舊金山是因為金礦而建成的,洛杉磯其實就是因為石油而興盛起來的。

隨著洛杉磯城油田的發現,更多的資本從東海岸迅速的向著西海岸轉移,以洛克菲勒家族為代表的經濟巨頭,都在加州石油上賺夠了錢。

洛杉磯城油田從發現到1895年這三年的時間內,油田內三百口油井的日產量提升到了79.2萬桶,這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來到洛杉磯。

借助著龐大的資金,人們又在1894年發現了儲量為2.5億噸的米德韋桑賽特油田、在1899發現了儲量為8500萬噸的克恩河油田。

這些油田的發現,更加刺激了資金的湧入,也加速了洛杉磯的發展。

到了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巨量的資金和大量的人手,讓整個洛杉磯盆地徹底變成了一片油井架林立的鋼鐵叢林。儲量為1.7億噸的拉阿韋紐大油田、儲量為1.2億噸的蒙特貝洛油田、儲量為1.5億噸的亨廷頓比奇油田、儲量為1.8億噸的埃爾克希爾斯油田……

而現在著名的洛杉磯長灘,其實在一百年前就是一片油田,因為在那裏,人們發現了著名的信號山油田!

楊靖曾經在一張黑白照片上見過1937年的洛杉磯長灘是個什麽樣子的。要不是楊靖親眼看到那張黑白照片,他真的是不敢相信現在風景如畫的長灘,在八十年前竟然會是哪個樣子的。

你見過發豆芽時的情景嗎?沒錯,1937年的長灘,在那張黑白照片上就好像是發豆芽時的情景。只不過在地面上長出來的不是豆芽,而是密密麻麻的、如同豆芽一樣密集的鋼鐵油井架。

不光是長灘,就連威尼斯同樣是如此,密密麻麻的好像森林一樣的鋼鐵油井架就從海灘一直向內陸延伸,渾然看不到八十年後那種漂亮的風景。

可以說,在那個年代,北起威尼斯,南到亨廷頓比奇,整個洛杉磯的海岸線,幾乎全都被這種密密麻麻的油井架所占據!

這就是八十年前的洛杉磯!一個被鋼鐵打造的油井架徹底占領的城市!

事實上,就算是到了現在,在洛杉磯,從市區到海灘,甚至是聖佩德羅灣中的四座島嶼上,到處都可以見到磕頭蟲抽油機和一些老舊的油井架,當然,更多的是一些經過偽裝的油井架。

而更讓人驚奇的是,即便是經過了八十多年的開采,這些老油井依然在源源不斷的往外產出黑黝黝的石油。

可以很認真的說,洛杉磯附近的老油井是非常非常有潛力的。對於任何一個石油商人來講都是這樣。

楊靖之前也是這麽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