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人選(第2/3頁)

不過,隨後海灣石油就在科威特與英國英波公司合夥成立了科威特石油公司,並在1938年發現了布爾幹特大油田,開始了發跡之旅。二戰後,因為伊朗政府不滿英國,因此美國的石油企業得以進入到伊朗,海灣石油獲得了伊朗石油7%的產量。

但隨著科威特、伊朗、委內瑞拉的石油工業國有化,把海灣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幾乎全部上遊石油生產一掃而光;而且70年代中後期,海灣石油買進了一些非油的“多元化”項目經營不善,幾乎全部虧損,不得不一個個處理掉;再加上從1981年起國際石油市場上油價逐步下落,使海灣公司利潤下降,1982年盡管總營業額高達306億美元,但利潤卻是持續下降,全年僅僅只有9億美元的利潤。這也造成了海灣石油公司長期保持在40美元/股的股價迅速滑落到了不足30美元/股。

而且這個時候,海灣石油的董事會又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這個時候其他的石油公司都不好受,但人家別的石油公司是通過兼並企業來迅速彌補儲量不足,增加石油產量,而海灣石油公司的董事會卻決定向銀行大舉借債,從市場上回購本公司的股票,試圖以此扭轉股價的下落。只可惜,這種錯誤的做法造成了收支嚴重失衡,最終使得公司債台高築,資金周轉不靈,陷入了困境。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十足的小人出現了,他就是美國一家小石油公司梅薩石油公司的老板皮肯斯。

這個家夥早就瞄準了陷入困境的海灣石油公司,早在80年就開始在股市上陸續收購海灣石油公司的股票,並在83年11月公開宣布,他已經掌握海灣石油公司13.1%的股份,要求進人海灣公司的董事會。同時,這家夥又放出了一個要肢解海灣石油公司並大大消弱公司董事會和經理層權力的提案,但被公司董事會斷然否決。

不過皮肯斯的這個提案倒是得到了大多數股票持有者的好感,因此,海灣公司內部先亂了套。皮肯斯的梅薩石油公司趁機鼓動德雷薩爾銀行給他財力支持,意欲收購海灣公司更多股票,取得對它的控制權。海灣石油公司董事會聞訊大驚,公司的確陷入了困境。董事們認為,寧可並入大石油公司,也不能讓皮肯斯的陰謀得逞!

這一消息傳了出去。美孚石油公司首先行動,但是它的報價太低,海灣石油公司認為這是“不友好”的兼並,予以拒絕;隨後,阿科(ARCO)公司得到大通曼哈頓銀行集團的支持,提出了130億美元收購海灣公司的報價;但擁有美洲銀行集團後台的加州標準石油立即拋出133億美元的“橄欖枝”,海灣石油公司最終接受了加州標準石油的報價,雙方“閃電戰”似的只花了一個多星期就達成了交易。從此,曾經的石油七姊妹之一的海灣石油公司投入了加州標準石油的懷抱,一個曾經威名赫赫的石油巨頭徹底消失了!

這件並購案是當時歷史上最大的一起並購案,而且加州標準石油在這次並購案中展現出來的果決,一直以來被後人津津稱道。

而加州標準石油在購並了海灣石油公司之後,又在2001年購並了另外一個石油七姊妹之一的德士古,最終變成了後世的雪佛龍德士古,後世是世界500強前十名的常客。

不過,在這次並購案中,並沒有出現高盛的身影,而邁克·阿勒現在卻這麽說,這就讓楊靖有些不得其解了。

很快楊靖就問出了心中的疑問。他必須要問,因為牽扯到惡龍基金的CEO,楊靖必須要小心對待。

邁克·阿勒很快就給楊靖解釋了這個疑問。“沒錯,在那次並購案中,確實是沒有出現高盛的身影,那是因為高盛在並購案還沒有真正開始的時候,就徹底出局了。”

頓了頓,邁克·阿勒繼續說道:“當時阿科公司最先接觸的其實是高盛,當時作為這項並購案的負責人,大衛一針見血的就指出了阿科提出的並購價格太低,130億美元的價格不足以打動海灣石油的董事會成員,這個價格應該提升到最低135億美元,如果出現競爭者,這個價格還需要再往上提。畢竟海灣石油雖然有些不太景氣,可骨架子在那裏擺著呢,石油七姐妹的名頭不是鬧著玩的,即便是動用135億美元甚至再高一些的價格來並購,也絕對值。”

“但大衛的這個提議被高盛的高層認為太激進,高盛只能給阿科公司開出125億美元的支持。結果阿科公司轉投了大通曼哈頓銀行集團,因為大通曼哈頓銀行集團能夠給阿科提供最少130億美元的支持。”

“後來的事實證明,大衛的提議一點都不激進,反而是恰到好處。如果當時高盛的高層答應大衛的這個計劃,直接就給阿科公司提供135億美元的支持,那麽即便是加州標準石油加入進來,恐怕也得不到海灣石油。但因為高盛高層的謹慎,導致了他們失去了阿科公司,也在那次並購案中徹底出局。最終,大衛背了黑鍋,憤而辭職。”